新笔趣阁 > 扶蜀 > 第二百四十章 齐聚江陵

第二百四十章 齐聚江陵


四月下旬。
        如今的荆州境内已经呈一片祥和之色,距离江东偷袭以来也已经将近半年相过,各郡县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和平,正进行战后的百废待兴。
        荆州州治。
        南郡首府。
        江陵城,作为江南之地数一数二的大城,如今随着策论的日子越来越近,各郡县有意愿参考的士子也依稀开始汇聚于城中。
        而此时,为了保证江陵的治安性,关平同样也担忧曹吴双方借机安插探子,更是遣庞德率本部亲卫军给此次前来参考的士子进行登记查询,以考证他们的真实性
        一旦发生异常情况,便实行立即逮捕的决议。
        只不过。
        此次汇聚江陵的士子实在太多,才短短半月有余,便约莫有千余众士子,其中更是有老有少,当然还是青年居多。
        荆襄,自汉末大乱以来,随着北方战乱频频,各州士人频频南下,定居于仿若世外桃源般的荆襄七郡。
        江南原本便是人杰地灵,新秀甚多。
        如今有才之士更是络绎不绝。
        此刻,随着前来的士人还在与日俱增,城中馆邑也越发拥挤爆棚,关平沉思一番果断决议,广召周遭工匠于城北外的平原上搭建着临时帐篷供他们居住。
        “古语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张兄所言不错,如今我等既然有缘聚在一起吟诗探讨,那自然就是一种缘分,当的起朋友之称。”
        “是极,是极”
        只说,随着策论日子越发相近,城外所搭建的临时帐篷外,众多已经先行抵达的士子如今更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盘坐于此,相互吟诗作对,或者切磋探讨着。
        总之是忙的不亦乐乎
        江陵河畔,长江支流上,吟诗作赋声伴随着江中湍急的江水声渐渐远去。
        这一幕幕景象,如若现在不是乱世的话,恐怕当真是诗情画意的一幅画卷。
        转眼间,数日时间更是迅疾而过。
        四月下旬,二十五日。
        这日晴空万里,天高云淡,浓浓的烈日隐约悬挂于高空当中
        而这日,亦是策论开始之日。
        这日,面考点总共设立了三处。
        其中,军校场上,旌旗林立,仿若浮云如蔽日般,四周更是全副武装,面色严肃的甲士持戈径直屹立不倒,伫立着四周的情况。
        至于校场上,则是汇聚着一员员魁梧雄壮的青年,他们更是纷纷手执着刀枪剑戟等各类自身所擅长的兵器,屹立于此,准备接受着考验。
        这便是马良当日所提出的建议,将策论延伸,此次不仅考察士子委以各地基层官吏,更是昭告荆襄各郡,此次亦会开设武科进行选拔,达标者也能从军担任武职。
        此时,关平一行行进于路途中,行了半响,关平不由面露笑意,目光紧紧凝视着马良、殷观半响,才道“先生,殷太守,平有一想法,你们来评评如何”
        闻言,马良回首,盯凝着他,笑道“少将军尽管说。”
        话落,殷观虽未明言,可也徐徐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得到首肯,关平遂也不犹豫,面上笑容更浓,拱手道“由于先生在策论上延伸的意见我们商议一致同意以后,便昭告了各州郡。”
        “故此,如今进抵江陵的不仅仅有各地的士人,同样也有众多从小习练武艺可却至今未有出头之地的壮士奔来,想要谋求将官,从军厮杀。”
        说到这,关平望了他们一眼,朗声道“故此,平刚刚沉思了半响,先生与太守能否与平分一下工,然后尽最大的限度发现其中所隐藏的英杰将他们挖掘出来”
        “少将军打算如何分工”
        话音刚落,殷观便面露虑色,遂沉声相问。
        “平打算,将各大士子一分为二,让他们自主选择,擅长兵法韬略、多谋善断者的士人则交给先生以单独出题考察,然后从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另一方面,则由殷太守考察对擅于内政、治理方面能力突出的士子,然后出题考察他们为官之道,同样选出优秀的才子。”
        话落,此时关平才将目光收回,沉吟好半响,才徐徐说着“至于平则立即前往军校场,对习武之人进行考核,从中挑选出一些优秀人才充实军中为基层官吏,补充新血。”
        “先生,太守,你们觉得如此安排可否妥当”
        一席话语落定,二人听罢都不由暗自沉吟片刻,随后都笑着点了点头,表示附议。
        商讨结束。
        一行人继续前行着。
        至于此刻途中,马良、殷观此时心情更是极为愉悦,都存在着不同的心境暗暗沉吟着。
        “少将军看来已经彻底成长起来了,现在就算是脱离君侯的庇护,让他独领一州,恐怕也能保州郡安宁,御强敌于外”
        马良此时如是想着。
        “看来数月前的荆州守卫战果真让少将军打破自身极限,短短时间便几乎走完了大多数将才数十载的道路。”
        这一刻,殷观内心甚至觉得,就算关平当真对上那些早已名震天下的大将,如张辽、徐晃之流,都未必会落入下风。
        他成长得太快了
        “可以说,现在少将军的大局观几乎是丝毫不弱于君侯矣”
        此时,马良、殷观好似心有灵犀般,都在心底如此沉思着。
        总的来说,自从击退吴军,守住荆州以来,以及此次交州破吴军,威逼士燮依附汉军的总总丰硕战果,更是令荆州军民纷纷为其高贺。
        军校场上。
        “少将军有令,现计划有变,策论考察将更改原定计划,请诸君静听。”
        半响功夫,授关平之令前来的亲卫将先行登上高台,摊开帛书厉声高呼着。
        一席高喝之语顿时间荡气回肠,飘荡于空气当中,只见人山人海的军校场上诸众听闻以后,一时间都不由议论纷纷,或者沉吟起来。
        眼见着众士子思索约莫两刻钟功夫,才徐徐有人开始拾步向他们内心所希望的指定地点缓缓离去。
        一人动了,效应便起来了
        顿时间,越来越多的士子迈步离开校场。
        花费大片刻功夫,军校场上人流渐渐都离去了,只留下了约莫还剩将近两三百余众的青中年壮汉,进皆身席着华贵的锦衣冠服,手执着武器继续屹立着。
        这部分习武之人大部分皆是富贵之家,家中亦是颇有家资,余财不菲之辈
        毕竟,所谓“穷文富武”,如若没有足够的财帛支撑,没有足够的钱财够买药材筑基,那习武的话便很容易伤了根基。
        故此,一般除了最底层的军士以外是从战阵的尸山血海雨林中一步步杀出来的以外,其余诸如这种富贵子弟他们从小便习练武艺,用最昂贵的药材筑基,打好根基。
        正是如此,往往他们一般武勇都绝不会太弱。
        不仅如此,像这般富贵之家,他们所培养的后代也并不是单纯的以勇力来看,也会专门请兵法大家传授兵法韬略,以及行军布阵之法
        可以说,如今还停留于军校场上的数百青中年,大都是文武双全,绝不是无谋匹夫。
        他们几乎立即便可以从军入军旅上战场,他们并不缺统兵征战的能力,所欠缺的不过乃是实战经验尔
        只要能够稍加磨练,大都能做到统帅一军。
        这也正是此次关平、马良等众延伸策论,召集习武之人,从中挑选良才补充从军,充实军中基层骨干。
        这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
        只说,就在一众士子离去半响以后,场上数百手执利器的青中年俱都面面相觑时,关平才在十余名侍卫的护卫下,徐徐登上将台,目光紧紧俯视着下方诸众,面色淡然,一言未发
        “少将军。”
        眼见关平前来,提前一步抵达的刘伽不由立即上前,拱手参见着。
        “嗯。”
        随后,约莫沉吟半响,关平忽然面色陡然严肃起来,跨步向前挪了数步,扯着嗓子高声喝着。
        ps收龙套了,有意愿的兄弟们可以在书评区留言,凤溪会酌情采纳的
        。


  https://fozhidaoxs.cc/book/2279/16216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