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红楼+阴阳师]在红楼当中医的日子 > 第3章 第三章选择

第3章 第三章选择


“这位小哥,你们这医馆里,怎么还有个小娃娃?”

        延安堂里,一位等待问诊的病人拉住了医堂传药的小哥。

        被拉住的小哥都不用去看这个病人说的是谁,这一个月以来他回答类似问题的次数太多了,现在张口就能回答。

        “您是第一次来我们延安堂吧?那位是我们李大夫家的小哥儿,别看他年纪小,在医药这方面却学的极快,小小年纪,已经会背《药性赋》《汤头歌》这些书籍了。”虽然话还没说完,但这边已经又开好一张药方了,小哥赶紧去抓药。

        “李大夫家的小哥儿,那把人放在李大夫身边看看怎么诊治也就好了,怎么还让人去抓药呢,这么小的孩子,他靠得住吗?”那位病人嘀咕道。

        “放心吧,刚才的小哥不是说了吗,小哥儿已经对药材方面的书籍已经背熟了,现在就是跟着熟悉晒干的药材,就算他出错了,也还有人在旁边看着呢。”他身后一位病人说道。

        “是啊是啊,安哥儿可是个好的,上次我家囡囡发热,带来延安堂看大夫,大夫看情况紧急,直接在药堂里帮我家囡囡把药熬好端上来,可我家囡囡不肯喝药,又难受得直哭,最后还是安哥儿帮忙哄好的。”这位听到话题后积极加入的病人显然是很喜欢这位小哥儿。

        “依我看呐,安哥儿以后是要进太医院的,那可是专给贵人们看病的大夫啊。”

        处在话题中心的李子安正在帮忙抓药。五岁的小人看起来粉雕玉琢似的,白白嫩嫩,眉眼精致,抓药时一脸严肃的模样让人关注。

        自从一岁那年抓周之后,李子安和李子宁就走上了不同的学习道路。

        当时垫子上摆满了抓周的物品,李子安目标明确,直奔小药箱而去。李子宁则是边爬边拿,选了不少东西,但最后却抓了一本《论语》,学着李允文看医书的样子翻开往眼前一放,结果发现根本看不懂,直接就变换姿势把书往嘴里送。

        在场众人都笑得乐不可支,李子安当时就想,得亏没有篮子,不然他这哥哥恐怕还得把东西都放篮子里拖着走。

        在兄弟俩三岁那年,李允文就开始给两人启蒙,启蒙书籍有《三字经》《千字文》等儒学经典,也有《药性赋》《汤头歌》等药理基础。

        在启蒙的过程中李允文仔细观察,发现大儿子李子宁的兴趣在前者,对后者虽说也能记下,但明显吃力很多。让他吃惊的是小儿子李子安,这个还没学会爬就先学会欺负兄长的小子居然两者都进步极快,只是明显更喜欢医药类书籍。

        于是,李子宁在启蒙后直接学起了四书五经,期间一个亲爹两个义父也会时不时教他一些与人相交的技巧,以免他理论的东西学的太多,思想被固化,不知道变通。

        李子安则是开始学起了中医知识,药材、药理、药性、针灸、脉象,这些都是李允文会教给他的,每日的医药知识学习完后,还会让他和李子宁一起学习,让李子安以后不想走中医这条路,也还能有反悔的资本。

        于是村里的孩子们少了带他们玩闹的孩子王,一开始不愿面对这个事实的孩子们还去找过李子安几次,但都没有成功,甚至被李子安拉着背了几次书,在那之后他们直接自己去玩了。

        在所有游戏中,最受欢迎的便是李子安曾经教他们的抓石子,以及跳房子。其中跳房子又因为被李子安命名为点心铺、糖果铺、馄饨铺的几个格子成为他们玩得最多的游戏。这也是李子安考虑到“天”字在这个朝代不适合用在游戏里所做的改动。

        跟随李允文学习的日子非常充实,既有理论,也有实践,除了背书,李子安还会跟着父亲山上采药,近距离观察药草生长环境以及药草形状,不要只知道晒干后的药材长什么样。

        值得一提的是,李子安这一世的记忆力比上一世要强很多,已经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但比起所谓的穿越能增强精神力的说法,他认为是阴阳师里的崽崽们在帮助他。

        万事开头难,学习也是一样的。即使启蒙的时候几乎没有玩闹时间,但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李子安就发现李允文的学习安排还给他和李子宁留了休息时间,显然没打算让兄弟俩本就不长的童年都是学习。

        发现还有休息时间后,李子安就觉得这剩余时间应该找义父赵林祥锻炼身体。首先是无论在什么年代学点防身手段都不是什么坏事,其次,好的体魄对选择了不同道路的兄弟两都有着莫大的好处。

        就说他自己,无论在哪一世,当医生都是个体力活,前一世做手术动辄几个小时,没点体力自己就先倒下了,而这一世,山上采药,遇到病人不方便的情况也要赶过去,哪里都要体力。

        至于兄长,就现在科举的条件,一考考几天,期间都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待着,遇到天气冷的时候人都冻傻了,只顾读书疏忽锻炼导致在考场上出现问题的比比皆是,他可还希望哥哥加官进爵好罩着他这个平凡的小大夫呢。

        李子安跟父母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李允文和佟云兮倒是觉得有理,但学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具体要怎么安排我再去和赵兄弟商量,你们等着就是了。

        李子宁一脸茫然地被弟弟带到两人面前,听完理由后倒也接受良好,他可不希望父母口中经常被弟弟欺负的情况在以后也会出现。

        赵林祥在三年前娶了一个名唤张兰的妻子,那姑娘身体不好,也因此到了十七八岁还没有许人家,了解到赵林祥的情况后,倒也不嫌弃他不会过日子,只要求赵林祥能好好对张兰就好。

        两人成婚后,赵林祥带着妻子往李家跑的更勤了。一是为张兰把脉开药调理身体,二是让妻子有个说话的对象。在赵林祥成婚前,李允文与周阳去铺子里时,佟云兮就经常与吴晓聚在一起,现在两人团体又扩充为三人团体,在家里男人有事的时候可以相互解闷。

        在李允文的调养下,张兰的身体也确实好了不少,终于在婚后一年内生了个小姑娘,取名赵明瑞。

        李允文趁着赵林祥与张兰来的时候提了一句习武的事,赵林祥爽快答应,还和李允文一起安排了下时间,基本确定上午跟李允文学习理论,下午跟赵林祥学习武艺的时间。周阳知道后也把自家的小子塞到了李家,让李允文和赵林祥看着办。于是原本的两人学习队伍成了三人学习队伍。

        习武的事距离今天在延安堂帮忙已经有将近一年时间了,三小的体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李子安的体力可以说是三人中增长最慢的,对此,另外两人都感到很满意。在理论学习上比不过也就算了,如果在习武方面也被弟弟超过,两位兄长可就没有颜面了。

        待到黄昏,李允文带着李子安归家了。用完餐饭,一家四口围在桌旁商量着一件大事。

        “到如今,你们也分别在儒学与药理两条路分别尝试了一月,现在来说说你们的决定吧。”李允文说道。

        两月前,李允文给了两兄弟一个机会,让两人分别学习一个月儒学经典,一个月药理实践。前者会模拟科考环境,让两人感受一下考场的恶劣环境,后者会让人一起去延安堂学习,半月看大夫号脉,半月在药房抓药,也学习一月的时间。

        李子宁先去药房,所以这一月都在家中学习,并在适应父亲布置的考场,李子安则相反。今天,正是两月期满之时,李允文来收答卷了。

        这时候,作为兄长的李子宁先开口了,“父亲,母亲,这两月来儿子发现还是更愿走科考路。药理知识我只是略懂,学到现在也只知皮毛,对各家著作、朝廷律法却学的极快。况且以安弟的性子,以后无论是做大夫还是做官恐都不会宁静,儿子若是为官有成,也能帮着他些。”

        听到这里的夫妻二人齐齐笑看了翻白眼的李子安一眼,李允文继续问,“那安哥儿呢?”

        “父亲,儿子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儿子想做一名大夫,行医救人。至于哥哥所说的即使做了大夫也不会安宁,儿子不赞成。如若为官,儿子可能会对官场的一些作为看不惯,会为了心中的正义偷偷做些小动作,甚至官场皆敌也不无可能。”李子安顿了顿。

        “但成为一名大夫,最大的职责便是行医救人,儿子也不想去考什么太医院只为贵人们看病,只为百姓看病还能有什么波折不成?”李子安说着,眼神看向了李子宁,显然是觉得自己的话对极了。

        李子宁挑眉,却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向父母,李允文接口,“会不会生出波折,以后便知,现在说了你也只剩不服罢了。”

        显然,在对待幼子的问题上,李允文更支持长子的观点。


  https://fozhidaoxs.cc/book/20163011/614886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