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寒门潜龙 > 第119章 未闻二人之名

第119章 未闻二人之名


宁夕屹立于高台上,俯瞰众人,缓缓开口:“许多人或许不解,为何我会出手惩罚黄三……”
  讲到这里,宁夕略作停顿,留给众人一番思考的时间。
  待看到众人皆凝神倾听,宁夕方才继续道:
  “诸位想一想,为何我会耗费大量灵石,供养这么多弟子?只是为了让他们替我干些俗务吗?若是想让人干活,何须这般辛劳,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就像那赖志成一样,随手丢几个灵果仙桃,岂不是也能招揽到无数卖力的帮工?”
  赖志成:“……”
  当日收纳门徒之时,我便再三申明,收徒乃是为了守护周全,不仅是保我自身安危,更是确保各位自身的安全!不像某些人,收纳门客只为一己之私,竟不顾手下生死。!
  赖志成:“……”
  “平日里的修炼尚可容得些许懈怠,然今日非比寻常,若邪魔当道,黄三声称家中有难而避而不至,石头与李星同样以家事为由推脱不来,你我不来,那么这卧龙谷又有何人能够守护?你们看看村正,即便未能登高守望,但他至少前来尽责,反观黄三,连这般担当都做不到,留他在身边又有何用!”
  赖志成:“……”
  “当初纳徒之际,众人皆签订了血契,自此以后,生死离散,再无丝毫瓜葛牵扯于其家人之间。岂料仅隔几载光景,竟有人已将其忘却?倘若忘却,那便此刻重申一次,我宁夕言出必行,绝不会如某些人口是心非之人一般!”
  赖志成:“……”
  “罢了,念及黄三大哥大嫂的情面,其余之事暂且不究,所赐衣物也不必收回,只需将黄三原本的衣物归还于他,令其自行离去吧。”
  “不可啊!”
  黄三的大嫂未曾预料到宁夕真的会驱逐黄三出门,早知如此,方才又何必指桑骂槐去触怒他呢,真是昏聩之举啊!
  想当年黄三还未投入宁夕麾下时,她们一家过的是怎样的艰辛岁月?再看如今的日子又是何等的富足显赫?抛开物质生活的提升不论,单论社会地位的跃升,早已超越了过去的设想!
  以往村民遇见她,都唤作黄大家的,现如今许多人都尊称她为黄大娘子!
  这一切转变并非源于她那位打死不出声的丈夫加入护村卫队,实则皆因她的小叔子追随了宁夕!
  然而,这样美好的生活境遇,却因一时贪欢失足,几乎断送殆尽,懊悔之情,犹如刀割!
  即便是用屁股也能想明白,一旦黄三被宁夕驱逐,他们家的地位不但无法挽回,恐怕还会一落千丈!
  因此,黄三的大嫂害怕了,不敢再跟宁夕硬碰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不已。
  宁夕眉头紧锁,虽对于比自己年长者下跪之事颇感不适,但也并未轻易妥协。
  自穿越至大武朝以来,每日战战兢兢,冒着无数风险,无数次奋力挣扎,才好不容易闯出一番小小的天地。倘若此刻因一时心软留下祸患,将来必定懊悔至极!
  “黄家嫂子,不必多言,规矩便是规矩,回去之后好好教导黄三,只要他能够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并真心悔改,将来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
  瞧见黄三嫂子这副模样,宁夕只能给她留下一线生机,毕竟同为邻里乡亲,若是逼迫太过,闹出人命,不说自己心中如何,外人看来也是甚为不妥。
  于是,宁夕沉吟片刻,最终开口道:“罢了,此事就此作罢,但务必记住,日后不可再犯。”
  在宁夕告知未来尚有机会之后,黄三之妻果然打消了轻生之念,并与黄大一道,将黄三自林中巨木之上救下,替他换上了内衫,并搀扶着他归家修养。
  黄三一家离去后,宁夕却依旧立于高台上未动分毫。目睹此景,他麾下弟子无人胆敢妄动。刚刚宁夕对黄三的责罚之举,让他们大感意外,旁人或许不明其理,但他们心中明白得很,宁夕所谓将来还有机会,实则意味着无望,黄三若还想留在宁夕身侧修行,几乎已成不可能之事!
  “尔等皆需铭记,若有认为我对黄三处理不当者,可回家请教汝父汝母,聆听其见解!”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诸多围观村民不解其意,不明白为何大人们皆发笑。
  宁夕淡然一笑,在众多妇孺面前,有些话确实不便明言。乡亲们已知悉黄三与其嫂之秘事,料想回家后自会有人予以详释。
  忽然,宁夕面色一沉,宣布道:“询问清楚后,若有弟子仍旧认为我宁夕不足以担当领袖,可自行提出退出师门,不必担忧,我宁夕绝不会因此怪罪于你们!然而,事先声明,今后若再发生此类事宜,我不会再这般宽容,怒极之下,必施生死之战!”
  随后,宁夕转向全体村民:“诸位乡亲皆已听见,我宁夕招徒并非供人享乐,而是同赴生死,欲令子弟投身于此者,须先思量清楚,勿待事发,如黄三之妻般痛哭流涕。若有下次,定不容情!”
  言毕,宁夕不再停留,离台而去,迈开大步向家中行去。身后弟子纷纷紧跟不舍,更无人敢稍作迟疑。
  望着宁夕等人渐行渐远的身影,村民们心境各异,敬畏、艳羡、嫉妒乃至愤恨交织其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表。尤其那村长赖志成,对于宁夕的恨意,仅以咬牙切齿形容远远不足矣!你个宁二,讲事情就好好讲,何必总拿老子举例呢?
  说什么老子失信于人,欺压手下的兄弟,不敢攀墙与强敌对抗,通通都是胡言乱语!老子怎会是那样的人……嗯,好像宁二所言确系事实,呸呸呸,就算事实,你也不能当众说出来啊!如此一来,老子日后如何在这群泥腿子面前立足,还怎么治理他们……
  回到家中,宁夕立刻唤来了冯木匠。
  “冯大师,您在三水镇多年,可知其中有名为梁氏与唐氏的石匠否?”
  冯木匠一愣,思索片刻,挠头答道:“梁氏与唐氏的石匠……似乎未曾听说有过这样的人物,至少在我知晓范围内并未见过这二人。”


  https://fozhidaoxs.cc/book/20042148/678522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