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拐走小和尚 > 第291章 太后的气场

第291章 太后的气场


“皇上身体有恙,吾等本不该在此打扰皇上。但皇上已三日未醒,本王不得不将众位大臣请来。”李宣王坐在皇上榻前,对着屋子里所有的人,话里话外不乏对皇上的担心。

        “宣王爷忧国忧民,皇上醒来定是感激。”一位大臣恭维道。

        林公公不看也知道是谁。

        还能是谁,都是站在宣王身边的,支持宣王,便是支持大皇子李弘烨。

        “宣王爷担心父皇,烨儿感激不尽。”本来跪在榻前的李弘烨,朝着李宣王拱了拱手。

        大臣们不敢唏嘘,谁不知李宣王是皇上的皇叔,李弘烨的亲外公,这自家人还在这儿虚头巴脑,怎么个意思?

        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矣。

        这不,“烨儿快起来,你这都守三日了,你那些皇弟们,不知道你父皇病了吗?这一个个的不进宫侍疾,何意?”李宣王有些生气,眼睛却瞅着众人。

        大臣们也有些站不住了,“是啊,皇上一病,便瞧出谁是真心了,平日烨王爷就是个宅心仁厚的,关键时候,还得是他这样的,皇上才不至于寒心啊。”

        “啊,确实是这样。”

        “烨王爷好样的。”

        “听说这辕王爷和沅公主不见了,是不是煜王爷和翰王爷去找了?没回来?”有人发出了疑问。

        “不是吧,沅公主是神医,莫不是贪玩,和辕王爷远游了?”有人觉得不太可能,沅公主那是神一样的人物,不能失踪。

        不多会儿,本来挺大的寝殿,这会儿七嘴八舌的,越发显得乱糟糟一片。

        林公公觉得有些吵,他偷偷瞄了一眼榻上之人,纹丝不动。

        他继续低头,听着吧,闹哄哄的,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刘太医,皇上这病?”陈大人作为大理寺卿有些不放心,皇上是国之擎柱,倒不得。

        “皇上三日未醒。”刘太医未说好与不好,只陈述事实。

        “韩太医,皇上?”都御史对着一旁之人,小声嘀咕。

        “不好。”韩太医悄声回着,充满担忧。

        尽管声不大还是被左右之人听了个清楚,不大会儿,这嘀咕嘀咕,众人脸上再也挂不住了,有人竟默默落了泪。

        李皇后领着众嫔妃进来,见大臣们垂头顿足,以为皇上咽气了,便领着嫔妃们嚎啕起来。

        大臣们不敢制止,女人们经不起事,除了哭,别无它法,正常。

        “怎么,皇上还没如何呢,你们就开始嚎丧了!”萧太后一进来,大声呵斥众人。

        中气十足的嗓音,顿时镇住了所有人。

        寝殿里所有人悄无声息地屏住呼吸,不敢大喘气。

        萧太后盛势逼人的走到前面,站定。

        精明眼亮的眸子,打量着这一干人等。

        “上官大人,你说,皇上如何了?”萧太后一脸威严,不怒自威。

        “回太后,皇上脉象不稳。”上官卓不敢隐瞒,着实没查出什么问题,若是皇上大限已到,为时尚早。

        “其他太医何意?”萧太后又转向其他人。

        刘太医还是之前的回答,含糊却不听不出意味。

        萧太后多精明的人,没再问他。

        其他太后含糊其辞,不敢明说,却都认为皇上命不久矣,但皇家是大忌讳,只得言辞闪烁。

        萧太后眼皮翻动,没再往下问。

        “众位大臣都在,哀家不甚感激,但人食五谷杂粮,自是要生病,皇上也非神人,这身体有点小毛病,亦正常。”萧太后中气十足,颇具皇家主母风范。

        “太后,皇上身体重要,自是要修养,但国事不可耽误,当务之急,还是要早立储君。”一位老者站了出来。

        萧太后瞅了他一眼,这倚老卖老的老王爷,和宣王私交甚好。

        “老王爷说的是,这国不可一日无君,自然是大事。”宣王附和。

        宣王起头,有小半的人,开始附和。

        萧太后但听不语。

        “既然众人一致意见,这储君,便说这太子,众人意欲何人?”萧太后默了许久,才淡笑着开口道。

        “今日未见左相开口,不如丞相说说?”见没人上前,萧太后扫过一遍,见左丞相低头瞅地,便点了他。

        “这立储君是大事,不如等皇上醒来再议。”左丞相迂回婉转,

        打着太极。

        “丞相大人真是敷衍,皇上病了,若是十天半月不醒,这诸多要事,谁来做主!当务之急,自是要先立太子!”宣王句句主理,有些咄咄逼人。

        “宣王所言极是,只是出了烨王爷,其他几位皇子爷都不在,总得均在场,才算公平。”左丞相今日竟同宣王唱起了反调。

        李宣王狠狠地瞪了他,“丞相以为,这太子是该立德还是立贤?”

        左丞相瞅了一眼萧太后,“臣以为,德才兼备者,才为人上人。”

        萧太后笑着点点头,对他的回答很是满意。

        众人越发的不明白,这左丞相的站队?

        “不愧是当今丞相,所言甚是有理。”李弘烨站出来,拱着手,谦恭道。

        大臣们瞅着他一脸虔诚,宅心仁厚的模样,连连点头。

        “老臣看烨王爷就不错。”有人站出来,力挺李弘烨。

        接着有几个人出来复议。

        李弘烨连连摆手,“众位抬爱,烨儿有诸多不周全之处,还是要重大臣多多赐教才是。”

        萧太后瞅着他,依旧淡淡一笑,心里却早已气愤不已:这般低作,以后又如何服众?

        要是煜儿在一定不会这么低三下四。

        “哀家刚才收到影卫消息,说是沅儿找到了,明日便可回宫,不如等皇上醒来,此事再议?”萧太后笑了笑,一脸褶皱,竟晃着晶亮,神气十足。

        不远处跪着的妃嫔们,一阵恍惚,沅儿,神医回宫,那皇上岂不是有救了。

        李皇后踉跄一下,很快又稳定心神,不行,这夕沅不定不能回宫!

        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她瞅着前面气场十足的萧太后,压抑的内心几近崩溃。

        装腔作势的老妇人,本宫如何又比不得你,若皇上挺不过今夜,看你如何盛气凌人!

        死人是永远也救不活的!


  https://fozhidaoxs.cc/book/17911/90169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