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笑看中年 > 第两百一十四章 尴尬聚会

第两百一十四章 尴尬聚会


  在这纷繁嘈杂的人世间,充满纸醉金迷、物欲横流,陈新自从成为全职网文作家后,几乎活成了一座孤岛。

  她每天一个人在家写作、做饭、吃饭,晚上外出散步一次。

  “人在低谷的时候,尽量减少无效社交,多关注个人内心世界。不要慌慌张张想要去攀权附贵,不要着急忙慌去寻找外援,不要慌不择路融入一堆陌生人里。低下头沉思,埋下头做事,做一个冷静的独行者。”

  有朋友在微信里说:“陈新,你擅长什么,看看我们能不能合伙做点事业。我见过你的做事风格,是个有能力的实干家。”

  陈新回复:“我已经折腾过不同工作了,发现了自己的短板,那就是不擅于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和职场尔虞我诈。现在,一把年纪了,我也想明白了,与其在自己不擅长的职场活得憋屈难受,不如放过自己,在精神世界里遨游吧。”

  朋友继续劝说:“陈新,人生上半场结束,下半场还没开始,你怎么能就此放弃呢。我觉得你应该重出江湖,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



  陈新婉谢:“江湖还是那个江湖,陈新还是那个陈新,还是另辟蹊径吧。”

  朋友似乎对职场也有一些怨怼:“高手在民间流浪,小丑在舞台表演。陈新,你这算是放自己一马,也挺好的,祝福你,心想事成。”

  不久,另外一个辞职的朋友打电话过来,“陈新,最近忙什么呢,也没见你冒泡了。”

  陈新回:“专注职业网文作家之路啊,每天的事情就是吃饭、睡觉、写作、散步。”

  朋友哈哈笑着:“遨游书山文海,好比闲云野鹤,你这生活,也挺有意思。怎么样,抽个时间朋友们聚聚吧?总不能天天闷在家里写作,偶尔也要出来访朋问友。”

  陈新意兴阑珊,“聚会,我现在这种低谷状态,岂不是很尴尬,还是以后再说吧。”

  朋友不依不饶,“出来吧,大家都挺想你的。如果大家问起,你就一笔带过,现在网文写作。其实,朋友之间,单纯吃个饭、聊聊天,说不定还能给你写作找点素材。”

  “这,好吧,什么时间,我去就是了。”

  “都是旧同事,星期天下午2:00,市区莲花山登山,然后找个地方吃饭。”

  “好的,我会准时赴约的。”

  挂了电话,陈新有些后悔,“不该答应聚会的,去了,跟大家聊什么呢?我辞职都已经这么多年了,互相之间根本没有交集,更别说共同话题了。”

  在后悔和去不去的犹疑中,星期天终于来到了。

  陈新坐中巴、转地铁,奔往市区。

  不得不说,深圳的人真多。

  地铁站里,到处是上上下下的人;

  电梯上,左右站满了人,陈新真担心,电梯是否会超负荷,索性选择了走楼梯。

  楼梯上的人也不少,陈新左冲右突,好不容易到了地铁站台。

  等候的时候,人们倒是有秩序排队。每一个地铁车门前,都排了长长的队伍。

  地铁刚一停下来,里面的人还没有完全走出来,外面的人发疯似地朝里面挤,陈新跟随着队伍,被挤到了地铁最里面。

  深圳地铁还比较人性化,特意设置了“女性专用车厢和专用座位”,“老年人和残疾人专座”。

  问题是,女性专座上,坐满了一帮大老爷们,有些,还占据了老年人座位。

  陈新看到一个孕妇挺着肚子,站在扶手边,随着地铁前进,孕妇晃荡来晃荡去。

  幸好,占用女性专座的一个小伙子还算有仁慈心,主动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孕妇。

  人们挤在地铁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无所事事,基本都在专注刷手机,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

  陈新被挤在里面,手臂吊在拉环上,随着地铁不断向前,身体也随之不停晃动。

  在地铁里,车不拥挤,但人拥挤。

  此情此景,陈新不觉想起以前上班的日子。

  以前,陈新每天从车库开车,在高速路上行进40分钟左右,全程一个多小时,抵达上班地点。

  人不拥挤,车里就陈新一个,但车拥挤,上班路上经常塞车。

  陈新不觉有些感叹,人生,就是在拥挤中度过。

  上班路上,人流如潮,车流如织,车挤车,人挤人;

  职场中,上级压着下级,下级压着更下一级,同样是你挤兑我,我挤兑你;

  生活中,老公(老婆)、孩子、父母、岳父岳母(老丈人、丈母娘)、七大姑、八大姨、朋友、陌生人,挤满了生活,很难喘口气。

  这么一想,还真是拥挤填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地铁里转来转去,换乘了两三站,陈新终于抵达莲花山入口。

  朋友们各自开车,早已经到了,围在入口处拍照,看到陈新过来,都觉得很好奇,“陈新,辞职后就没见过你,今天可算见到真人了。”

  “陈新,听说你出国留学了,怎么样,现在回来做什么呢?”

  “是啊,陈新,大家都很好奇,你现在到底在做什么呢?”

  ……

  一行人大约有七八个,围在陈新旁边七嘴八舌,搞得陈新都不知道该先回答谁。

  “各位,各位,我简短回答一下,我现在就是个零开始的全职网文作家。”

  “网文作家啊,陈新,你还是你,喜欢推陈出新,独树一帜。我看,我周围的人中,你是第一个敢吃网文螃蟹的人。”

  打电话联系聚会的朋友过来解围,“各位,今天我们是出来闲散聚会,趁秋高云淡,咱们赶紧爬山去。”

  于是,一行七八个人,结成了三三俩俩团伙,在市区任职的,就跟市区一伙;在区级单位任职的,就跟区级单位的聚到一起;在基层单位就职的,就跟基层的围一起。

  就剩下陈新和打电话联系的朋友A一起,慢慢往莲花上上走。

  “陈新,真难得,你终于从闭关锁门,到出来见人了。怎么样,跟我一起合伙搞教育培训吧。我现在企业培训业务已经做起来了,目前想拓展业务,盯紧家长们的钱袋子,你都知道,在给小孩培训方面,家长是很舍得投入的,有的家庭,一年单独小孩培训费用方面,就能砸下去20-30万,这是个很大的市场啊。”

  “你了解我,知道我这个人不太善于跟人打交道,这个我真做不来。”

  “以前是职场,现在是跟家长打交道,说起来,你也算能说会道,而且有学历有能力,我相信,只要你想做,应该难不倒你。”

  “算了吧,我已经想通了,就在文字的精神世界里畅想,摒弃世俗的这些迎来送往,我活得清贫、简单、快乐。”

  “真想通啦?不再考虑考虑?可惜了,我倒是很想跟你合作一把。”

  “谢谢抬举,我真的放过我自己了,不再追求功名利禄,就打算笔耕不辍。”

  “那好吧,祝你重新闯出一片新天地。”

  登到莲花山顶,大家凑到一起,摆起剪刀手,拍了个集体合照。

  然后,找了个粤菜馆吃饭。

  坐座位的时候,依然是谁官大谁该坐主位之类的推来搡去。

  陈新借口上厕所,逃出了这番人情讲究。

  回来的时候,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由市—区—基层,依次排序,给陈新留了个“边角料”。

  可不是嘛,陈新现在是局外人,没有身份地位。

  所有人都到齐后,坐在主位的市区干部先说:“各位,各位,今天我们在座的,其实都是旧同事,我也是从基层调过去的。陈新呢,比较潇洒,已经主动‘出圈’了。要不,我们为旧同事相聚,干一杯。”

  “好啊,我们听曾处的。曾处,听说你又要高升了,正在考察中,恭喜啊。”

  “真的吗?曾处又要更上一层楼了啊,实在是可喜可贺。”

  “曾处,高升后,可别忘记了我们这些基层的兄弟姐妹啊。”

  这个曾处原来在基层工作,后来通过选调到了市里。

  “唉,你们知道吗?罗云鹏也提拔了,听说已经到了工程师12级,级别很高哦。”

  “是嘛,是金子,哪里都发光啊。罗云鹏辞职去了深圳知名民营企业,现在已经年薪百万啦,可比我们这些人牛多了。”

  罗云鹏调到区里工作,后来辞职去了深圳非常知名的大型民企,超高的薪水待遇,引得众人羡慕不已。

  不知是谁,恭喜话题又转到刚提拔为科长的基层干部林身上。

  “林科,恭喜你啊,提拔为科长了。”

  “哪里,哪里,同喜同喜,跟你们这些处长们比起来,我就是个小萝卜头啦。”

  “林科,你是90后,年纪轻轻,平步青云,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呢。”

  “多谢各位领导,还指望着各位领导多多抬爱,让小弟我更上一层楼呢。”

  林科在基层工作,90后,大学毕业后由科员干起,现在已经是正科。

  “注意,注意,大家伙,别漏了这个幸运家伙,他今年可是刚提了副处了,先人一步,牛人啦。”

  “是嘛,什么时候提拔的,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呢?”

  “都提了小半年啦,人家可是80后,将来的发展,那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这个人是魏处,80后,在基层干到正科,调到区里,干了几年,工作出色,新提拔为副处。

  ……

  听着大家此起彼伏的恭喜声、祝贺声,陈新默默吃着饭菜,恍惚间,恍如隔世。

  才几年时间,自己已经彻底“出圈”了,出了这个圈子的意思。

  人家的热闹属于人家,自己的孤独属于自己。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不是在此处,就是在彼处。

  只是,自己跟他们,再也没有交集和话题。

  这个聚会,对陈新来说,根本不该来,无比尴尬。

  而对她的这些旧同事来说,来得正当其时,各人风正好、帆正举,风光无限呢。

  “不是不努力,不是不上进,不是没有梦想,可为啥人家活得风生水起,自己活得这么费劲呢?”

  回去的时候,陈新看到,天空是白色和青灰色交织,高楼仿佛从天空生长出来,扎根到地面一般。

  她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的挣扎、泪水、失败,第一次感到,那么苍白无力。

  青灰色的天空笼罩在头顶,而陈新期望的蓝天白云、云开雾散,什么时候到来。

  未完待续。

  


  https://fozhidaoxs.cc/book/17812/6468194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