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笑看中年 > 第两百三十三章 亲情问候

第两百三十三章 亲情问候


  李娟自从来到陈新家里,每天给陈新做饭做菜,晚上母女俩一起去散步聊天,日子过得很惬意。

  三天后,陈新收拾行李,搬去公司的简陋宿舍住,只留下李娟一个人在家。

  陈新临走的时候,很不放心,叮嘱:“妈,我不在家,您每天晚上关好门窗。白天呢,就出去外面走走,找楼下的老人们聊聊天。如果有什么事情,就立刻打我电话。我每个星期五会回来陪您的。”

  陈新为什么不放心呢?

  因为妈妈李娟有头脑眩晕症,爸爸陈巍然有冠心病。

  这两个老人,一个独自在家,全家人不放心,经常性打电话问候;一个呢,陈新上班后,也独自一个人在家了,同样让人放心不下。

  陈新提着行李,老妈李娟送到楼下,又是再三嘱咐:“陈新,去工作后,听领导的话,跟同事搞好关系,不要任性。”

  陈新,也是全家人担心的对象。

  陈新的个性太倔强好强,不能忍受委屈,这,是家里最担心的。

  来到宿舍安顿好后,陈新就开始正常上班。

  每天中午12:00吃饭的时候,就会给老妈李娟打一个电话,“妈,您吃了午饭没有?可别舍不得花钱,随便对付啊。您年纪大了,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生活费,我每周都会给您的。”

  陈新知道,妈妈李娟以前过惯了苦日子,总是舍不得花钱。

  以前读书的时候,老爸老妈平时自己在家,就吃青菜萝卜咸菜,只有几个儿女放假回家,才会买点肉或者鱼改善生活。

  没办法,父母勤俭节约了大半辈子,这个习惯是很难改掉的。

  “放心吧,陈新,我中午吃了,弄了番茄鸡蛋汤,炒了一个青菜,炒了一个豆腐干。”

  “这就好,每天按时吃饭,多出去运动运动。”

  到晚上6:00吃晚饭的时候,又给李娟打电话:“妈,晚饭吃了吗?今天出去散步,跟人聊天没有?”

  “晚上我自己包了饺子,煮了饺子吃。”

  “妈,您看您,又舍不得花钱了吧。拿着钱到超市,买回来的水饺又简单又好吃,何必要那么麻烦自己动手呢?”

  “超市的饺子太贵了,我一看,湾仔码头的饺子,一袋要好几十呢?反正妈没事,还不如自己动手呢。”

  “也行,只要您不怕麻烦,怎么高兴怎么来。我晚上还要加班,我去吃饭去了,电话挂了啊。”

  “挂吧挂吧,不用担心妈。你弟弟、你大姐、你二姐,还有你爸,每天不停给我打电话呢。我看啦,他们都是怕妈一个人在家,不放心。”

  “您说对了,我们是都挺担心的,把您一个人留家里。”

  “好好工作啊,记得听领导的话,不要跟同事怄气,妈一个人没事,每天吃了睡,睡了起来出去散步,跟老人们聊天,挺好的。”

  “那就好,我挂电话了啊。”

  陈新匆匆挂了电话,赶着吃饭了去加班。

  星期五晚上回来,李娟把菜理好了,没炒,等着陈新回家,现炒的菜才好吃。

  李娟煎了一条鱼,煲了个汤,炒了一盘青菜,炒了一个辣椒炒肉。

  已经吃了五天外卖的陈新,看到家里的家常小菜,味蕾立马调动起来,筷子迅速出击,开始夹菜吃饭,含着满口饭菜,陈新打趣,“妈,您是不是又跟以前一样,我不在家,就吃青菜萝卜咸菜,我回来了,才舍得做点好吃的?”

  “瞧你这孩子,你爸妈以前啊,是为了省钱给你们几个读书。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妈妈又不是那小气的人,哪里还会这么做呢。”

  吃完饭,陈新开始给独自在家的老爸陈巍然打电话。

  “老头子,吃饭了吗?吃的什么,不会又是面条吧?”

  “今天炒了两个菜,做饭吃的,怎么能天天吃面条呢。”

  “家里都还好吧。我在陈新这里,就是放心不下你一个人在家,总是担心你吃饭怎么办?”

  老妈李娟伺候了老爸陈巍然大半辈子,基本都是李娟做饭做菜,陈巍然上桌吃饭。

  陈巍然也会做饭,但是他有大男子主义思想,不愿意下厨房,只偶尔露一两下。

  “放心吧,我自己吃得好着呢。陈新怎么样,上班还顺利吗?”

  陈新在一旁搭腔,“爸,我上班挺好的,领导同事对我都不错。而且,我刚去写了一个会议纪要,得到大家一致表扬呢。”

  “这我就放心了。”

  陈巍然好像一直放心不下,这个又拧又倔又讲原则的陈新,一言不合又辞职了。

  “爸,您看,您女儿还是小有能力的吧。瞧瞧您当初说的,陈新,反正你就一个人,没有太大经济压力,要不,你干脆去做个营业员,每个月挣点生活费,爸爸就满意了。爸,您太小看您女儿了。”

  陈巍然在电话里呵呵笑着,似乎对陈新的表现还算满意。

  陈巍然和李娟这样的老派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女工作稳定,生活幸福,没有其他期望。

  李娟又开始问:“家里阳台上,我种的蕃茄怎么样了?还有黄瓜?不会我不在家,你都养死了吧?”

  “我经常浇水,黄瓜开花结果了,就是还有点小。蕃茄也开花了,长了几个青蕃茄,我等着它变红呢。”

  “老头子,一个人在家,要按时吃饭,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免得儿女们担心。”

  “放心吧,我知道。老太婆,你一个人在陈新家里,她不在家的时候,手机每天要记得充电,有事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你一个人在家,我也不安心。”

  陈新看着老爸老妈互相关心着,叮嘱着,很欣慰。

  生在这样一个家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家庭,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陈新想起,自从自己上班后,每天晚上,二姐陈利都会打电话闲聊几句,每次都是老三样:“吃饭了吗?今天工作怎么样?跟同事们相处还好吧?”

  陈材工作很忙,也隔三差五来个电话,问得跟陈利差不多。

  大姐陈静呢,也会时不时问问陈新的工作情况。

  陈新知道,家里人,无论是老爸老妈,还是几个兄弟姐妹,大家时刻为她捏把汗,生怕她一个不开心,撂挑子不干了。

  所以,陈新上班的这段时间,就成了这样一幅图景。

  陈新和几个兄弟姐妹每天给老妈李娟老爸陈巍然打电话,担心两个老人独自在家,唯有打电话问候才放心。

  几个兄弟姐妹呢,轮流给陈新打电话,唯恐她工作不顺心,又把工作给辞了。

  工作一个月后,星期五,陈新回到家,李娟说:“陈新,我看你这工作也差不多走上正轨,妈不放心你爸一个人在家,要不,你给妈买票,妈回家去陪你爸?”

  “妈,您坐车晕车,刚来就回去,我不同意。”

  李娟这才说了实话,“陈新,妈的假牙掉了,想回去弄牙齿。再说,这里人生地不熟,妈待得也闷得慌。”

  “妈,您牙齿掉了,怎么不早说呢。明天,我带您去换牙齿。”

  “陈新,我听人说,深圳换牙齿很贵的,妈还是回老家去换,便宜一些。主要是吧,你爸一个人在家。”

  陈新有些为难,她其实很愿意妈妈陪着自己。可是,李娟说的也是实情,老爸一个人在家,大家确实也多有担心。

  跟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商量好,没办法,陈新只好买了票,趁着周末,送老妈李娟回去。

  李娟临走前,还是再三重复:“陈新,这个工作待遇不错,也是你擅长的,千万别再意气用事,三天两头辞职了。”

  “妈,放心吧,这回,我会好好干,一定不会任意胡为,动不动辞职了事。”

  听到这句话,李娟很满意,坐高铁回家去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陈新也没有想到,三个月后,自己真的又辞职了。

  人生,有时真的说不清楚。

  很多事情,我们没有想去朝着某个方向发展,但是事与愿违,偏偏着了道,朝着最不愿意的方向行进了。

  “这是辞职惯性了吗?”

  陈新也搞不清楚,不但搞不清楚,她甚至有些糊涂,自己跳槽了五次,从事了五份不同的工作,最长的九年多,最短的三个月,每次都是主动辞职。

  “我到底想干什么呢?”

  “我到底想干什么呢?”

  “我到底想干什么呢?”

  陈新一连问了自己三遍,还是没有弄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辞职了,当然不能告诉老爸老妈了。

  他们70多岁了,经不起陈新反复折腾。

  所以,陈新只好善意谎言,继续假装在上班,每个星期五晚上回到家,就给爸妈打电话,假装工作仍然在继续。

  爸妈似乎不知道,陈新已经再次辞职了。

  善意的谎言,其实,也是为了家人少些担心。

  网文写作,公众号更新。

  这,就是陈新现在在做的事情。

  但是,未来究竟要做什么?

  陈新仍然很茫然。

  抬头看天,天也是灰蒙蒙的,陈新努力抬头,想看清楚远方,却发现,远方云山雾罩,那么模糊看不真切。

  在一片模糊之下,陈新,对自己的未来更模糊了。

  陈新曾经偶尔想过出家。

  朋友说:“现在出家也要硕士以上呢。”

  原来,出家也有这么高的门槛了,陈新倒是还能符合要求。

  “还是在尘世间修行吧。人生,就是一场永无止尽的修行。”

  陈新想。

  


  https://fozhidaoxs.cc/book/17812/6208973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