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儒神在上 > 第61章 海圣

第61章 海圣


曲阜,文庙。

        海圣殿。

        这里是海圣修行之地。

        海圣作为今年县试的出题人。

        自然一直在关注着这段时间县试的一些情况。

        一些优秀的试卷,则是会被送到文庙海圣殿。

        海圣看着四十多岁的样子,看着十分的儒雅,与他强硬而又激进的性格似乎有些不太符合。

        其实海圣也只是看着年轻一些。

        半圣有三百寿,亚圣有五百寿,圣人有一千寿。

        海圣虽然看着只有四十多岁的面容,实则上今年已经一百寿,正是年富力强,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

        在人族诸圣之中,海圣也是最年轻的一位半圣了。

        “咦,这字体倒是未曾见过!”。

        海圣诧异的看着眼前的试卷。

        只见那字体瘦长峻拔,又锋芒毕露,乃是海圣从未见过的一种字体。

        “天骨遒美,逸趣霭然,这张字体,不知道是何人所创?”。

        海圣啧啧称赞,纵然以他的眼光,也觉得这字写的是极好的。

        能够被呈送上来的试卷,自然不简单。

        他看向这张综合卷,一目十行。

        最终看到了最后一题。

        答案赫然写着“夔”。

        “这书生竟然推测出来了《韶》的作者是夔,还真是才思敏捷”。

        海圣不由十分满意。

        他现在已经看了诸国呈送上来的数十名案首的试卷,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能够推测出《韶》的作者是谁。

        作为出题人,看到有童生可以推测出《韶》的主人是谁,他当然十分的高兴了,因为这些考生,以后都是他的门生。

        海圣也希望自己的这些门生之中,出几个厉害的人物,以后等他们成长起来,也可以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因为海圣是主战派代表人物,再加上海圣是新晋半圣,在文庙之中遭到了一些主和派半圣,甚至亚圣的排挤,现在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希望,下面的一些门生,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苏毅……”。海圣打开封存的名字,轻轻念了出来。

        “是他……”。海圣眼睛微微一亮,苏毅之名,他也是听说过的。

        “看来这苏毅不光诗才惊人,自身也是极其聪慧的”。海圣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即他打开了苏毅的诗赋卷。

        “悯农!”。

        海圣念出了这首诗的名字,他微微皱了皱眉头,农之一字,在立意上面,似乎差了一些意思,少了一些格调。

        他耐心看了下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当海圣看到这首诗之后,不由拍手叫好。

        这首诗虽然简单,可是,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农民的怜悯,尊敬之情,却跃然于纸上。

        海圣是渔民的儿子。

        不管是农民,还是渔民,日子都不好过。

        但是,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却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

        上位者,现在还有多少人怜悯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

        “好诗,好诗!”。

        海圣拿起这张试卷,连连称赞。

        他看重的不光是这首诗,他更看重的是苏毅的品行。

        “来人”。

        海圣说道。

        一名进士文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此人叫做周亚叔,字阜阳,本来是海圣的书童。

        但现在也有了进士文位。

        乃是海圣的心腹。

        “圣人!”。

        周亚叔进来之后,向海圣作揖行礼。

        海圣点了点头,随即他将《悯农》这首诗抄写在了宣纸上面,他将宣纸交给了周亚叔,说道,“阜阳,你将这首诗交给司文阁的四位博士,下一期圣刊发型的时候,将这首诗,录入圣刊中!”。

        周亚叔心中震惊,海圣很少会亲自插手司文阁的事情,如今海圣竟然为了一首诗,亲自开口,这还是海圣成圣之后的二十年时间之中的第一次。

        可见这首诗,在海圣心目之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是某位新晋童生写的诗吗?”。

        周亚叔心中不由微微一动。

        看来这一届县试,应该出了让海圣极其满意的人物。

        这让周亚叔十分高兴,周亚叔应了一声“是”,便退了出去。

        来到外面,他迫不及待的打开宣纸,便看到了《悯农》这首诗。

        “好诗,好诗,这首诗,纵然没有海圣亲自吩咐,只要呈送到司文阁之中,也必然可以登上五月份的圣刊!”。

        周亚叔不由啧啧称赞,他看向了作者名字,上面赫然写着“苏毅”二字。

        “竟然是他,三诗同辉的苏毅苏子恒,此子今年也参加了县试,成为了海圣的门生,真是好极了!”。

        周亚叔露出笑容,他快速朝着司文阁走去。

        ……

        海圣重新坐回了座位上,然后取出了苏毅的经义卷。

        看到苏毅的经义卷,海圣不由微微点头,苏毅经义卷,无论是解题,立意,还是从阐明的思想上来看,都是上佳文章。

        “有的人擅作诗词,但并不擅长写文章,这苏毅,不光擅长诗词,就连文章写得也如此之好,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不知道他的策论写的如何?”。

        海圣不由自语道。

        科举四卷,有的出题圣人,更看重诗赋卷,有的出题圣人,则是更看重经义卷,有的出题圣人,则是更看重,策论卷。

        除了第一卷是基础知识考核之外,后面三卷,各有所长。

        相对于诗赋卷与经义卷,海圣最为看中的是策论卷。

        策论,是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

        这一次县试,他以“百国并立,然有三国争锋,今妖蛮动之,尔等如何?”为策论题目,就是想要看看是不是有考生,能够提出来一些有建议性的意见,可惜,他读了数十篇策论文章,虽然不少人文章写得不错,但都是空谈理论,并没有什么针对性措施,建议,让海圣颇为失望。

        现在海圣看了苏毅的前三卷内容之后,内心之中,对苏毅的策论卷,也有些期待起来,他打开了苏毅的策论卷,便看到,苏毅策论卷的题目写着四个字,这四个字正是教战守策四字。

        “这题目取得不错!”,海圣点点头,随即看了下去。

        越看,眼睛越发明亮了起来。

        看完整篇策论卷之后,海圣赶紧拿起毛笔,在空白的宣纸上面写下了招流民屯田,战备,教民习武,教习兵法,设立监军机构等文字。

        “大善”。看着宣纸上所写的这些内容,海圣不由十分高兴。

        苏毅的策论,许多地方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而苏毅在教战守策之中所提出来的一些建议,绝对是能够用到实践之中的。

        若是按照苏毅的一些建议,内可以解决流民之患,储存大量粮草,外可锻炼出许多可以与妖魔,蛮族厮杀的虎狼之师。


  https://fozhidaoxs.cc/book/17168/86640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