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儒神在上 > 第18章 文可通神

第18章 文可通神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这段话,出自《礼记·中庸》。

        意思是说: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读了半个时辰的书,苏毅感觉神清气爽。

        这时候,苏毅忽然发现自己的文气忽然大幅度的增长起来。

        这让苏毅大吃一惊。

        文气与文位有关系。

        读书,写文章,作诗词,养名望等等都可以增加文气。

        比如科举考试,如果文气达不到举人级别,基本上很难考上举人。

        当然,哪怕达到了,也不一定能够考上,但最起码考上举人的概率大幅度的提升了许多。

        举人考进士也是如此,文气达不到进士级别,基本上考不上,文气达到进士级别,中进士的概率才会大增。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养名养望的原因。

        因为读书,写文章,作诗词这些确实与天赋有关系。

        但是养名养望与天赋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文可通神。

        神是什么?

        神是阳神,阳神指的就是人的思维能力。

        文气增加,可以通阳神,开智慧。

        人就会越来越聪明。

        读书,写文章,作诗词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这是相辅相成的。

        ……

        “子恒,你的诗上圣刊了,你的诗上圣刊了啊”。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了周彬的声音。

        周彬手持圣刊,快步如飞。

        脸上满是激动的表情。

        这首诗。

        他太熟悉了。

        正是之前踏春之时苏毅用来反击那些贵勋子弟的《寒门崛起》。

        听到周彬的话,苏毅也不由大吃一惊。

        他当然知道上圣刊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

        圣刊每个月也只刊登三篇诗词。

        一年才刊登三十六篇诗词。

        基本上都是大学士,大儒所做的诗词,才有足够的文采,登上圣刊。

        偶尔有一些进士,翰林所做的诗词,有资格登上圣刊。

        童生,秀才,举人所做的诗词,都很难登上圣刊的。

        因为文采不够,登上去的话,也是贻笑大方。

        而圣刊,对于儒门子弟而言,可是圣物啊。

        宁缺毋滥。

        去年的时候,有好几期圣刊只刊登了两首诗。

        为什么?

        就是因为审核诗词的博士们觉得呈报上去的诗词。

        文采不够。

        没有资格登上圣刊。

        如今。

        苏毅一名连功名都没有的学子。

        所做之诗。

        竟然登上了圣刊。

        太不可思议了。

        太匪夷所思了。

        ……

        苏毅来到了外面,说道,“子善兄,快将圣刊给我看看”!

        周彬将圣刊交给了苏毅。

        苏毅打开圣刊,便看到第一篇诗文,便是他所写的寒门崛起这首诗。

        而且苏毅能够清晰的感受到。

        他的文气,竟然在不断的增加,不断的增加。

        显然,随着圣刊被越来越多的书生文人看到。

        随着《寒门崛起》这首诗被越来越多的人传诵。

        自己的名气,名望会越来越高。

        文气也会不断增加。

        而且苏毅听说若是诗文能入选圣刊的话。

        曲阜文庙还有各种各样的奖励呢。

        所以。

        上一次圣刊。

        得到的好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周彬笑着说道,“子恒你文采斐然,此番寒门崛起这首诗登上圣刊,文气将会大幅度的提升,这一次县试,你铁定能够考中童生!”。

        苏毅说道,“借子善兄吉言!”

        这时候,外面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

        “一定是文院的喜报来了”。周彬笑着说道。

        诗词文章登上圣刊这绝对是大事啊。

        不光自己光荣。

        授业恩师,座师,所属文院的院主,知府等等人,也都会跟着沾光的。

        毕竟这可是养名养望的好机会啊。

        而且,还能够得到不少的物品奖励。

        光耀门楣。

        出来之后,看到外面的场景苏毅吓了一大跳。

        除了居然草堂的人之外。

        跟来看热闹的老百姓黑压压的一片。

        读书人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

        况且整个江浙省已经一年多没有任何一篇诗文登上圣刊。

        这一次苏毅的诗文登上圣刊。

        余杭的老百姓都感觉十分光荣。

        这可是咱们余杭府的子弟写出的诗文,现在震惊全国。

        苏毅甚至看到了人群之中的小神婆。

        小神婆对着苏毅挥了挥手。

        苏毅则是对着小神婆点了点头。

        “哪位是苏毅苏子恒?”。这时候一名四十多岁,穿着儒服的中年男子开口问道。

        此人苏毅认识。

        乃是余杭府文院的教谕吴博远,乃是从六品的官职。

        如果将文院比成学校的话。

        那么齐子丞便是文院的校长。

        吴博远大概相当于副校长职位。

        所以。

        他在余杭文院之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文院之中有三位教谕。

        他们都想来为苏毅表功,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名望。

        这个吴博远是齐子丞的心腹。

        所以齐子丞派他前来。

        他对这位之前名声不显,现在突然崛起的“苏毅苏子恒”。

        其实也是很感兴趣的。

        苏毅踏前一步,作揖道,“学生便是苏毅!”

        “好一个英俊潇洒儒雅的少年公子”。

        周围传出来了许多人的惊叹声。

        英雄佳人,少年才子一类的事情才是最为被广为流传的佳话。

        “果然一表人才!”

        吴博远脸上挂着笑容。

        他挥了挥手。

        接着便有三名拖着托盘的衙役走了上来。

        吴博远介绍道,“登上圣刊之后,都有相应的奖励,第一个托盘上放着的分别是融入了妖兽鲜血炼制而成的妖墨,使用妖墨写诗词文章能够增加文气,若是用妖墨写出战争诗词或者文章,甚至可以大幅度的加持这些战争诗词,文章的威力”。

        “除了妖墨之外,还有一方砚台,这种砚台叫做端砚,产自于南越国,因为这种砚台的材料很特殊,有驱除邪魅,清神正目的作用,所以历来受到读书人的追捧!”

        “第三件物品,乃是圣页,圣页乃是极其特殊珍贵的材料制作而成,并且被曲阜文庙的圣人之力洗涤,蕴含着曲阜历代圣人的圣洁之力,乃是儒门至宝”。


  https://fozhidaoxs.cc/book/17168/86639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