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人生在世天地宽 > 第137章 不爽

第137章 不爽


挂上相机,随身带了个小背包,这就准备出发。

        没同旅馆老板多说话,出门沿着柏油路往东南方向走,百多米就是开放式的神庙遗址。

        随便参观,今天天气不错,但这里除了自家两兄弟,就没看到还有什么游客。

        站在废墟中间,没急着确定方位,永强问了句:“这些柱子差不多能有两千年了?”

        相伟荣拍了拍最近的一根,道:“没个两千也有个一千八,在这欧洲人眼里,罗马、伦敦、巴黎,加上这特里尔就是欧洲的四大古都。

        西北边老城里的古迹更多,很多都是古罗马时代留下来的,据说还保存得非常好。这边破破烂烂没人来,倒也方便我们办事。”

        火车站在神庙废墟东北侧,刚才两人坐车来这边时,出租车并不需要经过市区老城。

        特里尔历史够久,公元前16年,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屋大维设了个比利时-高卢行省,它就是行省首府。

        到了公元二世纪,这还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至于为什么一般人印象中时间还要晚得多才会出现,而且定都拜占庭的东罗马帝国,怎么会有个叫特里尔的首都,这问题相伟荣不清楚,这会也没兴趣去搞清楚。

        这罗马帝国后期挺乱的,貌似有些时候皇帝都同时存在好几个,或许是这个原因,反正这座城市够老就是了。

        神庙废墟所在的地方是块西矮东高的坡地,西侧是宽度七八十米的草坪与稀树空旷地带,站在路边就能看到这。

        另外三侧几乎都是树林,更高的位置到处都是葡萄园,林子里还有人散步走出来的小路,两人就沿着这些路随意转了转。

        小路的状况并不好,两侧枯萎的杂草不少,还有些横生的细树枝挡路,显然这处历史遗迹和这边山坡、树林并不怎么受游客青睐,连本地人也没多少来这散步的习惯。

        一圈绕回来又到废墟,走到一根大罗马柱前,拿出那张便签条仔细看了看。

        “从这开始,方向正东五十米左右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

        听了二哥的话,永强看了眼东边:前个二十几米是平坦的石板和枯萎草坪,后头是树林,很好!

        从兜里拿出个指北针平放在地上,等上头的指针定下,找准方位。

        收起指北针,永强右手伸直向前笔画了一下,找到林子边的参照物树干,这就一步步往那走。

        相伟荣在后头跟着,这次两人来带着体育老师画跑道的那种皮尺盘,但避免引人注意,这空旷地带就不拿出来了。

        脚步丈量就行,永强的每一步都是标准的75公分,这二十多米,加起来误差也没一根手指头长。

        最后一脚踩在参照物树干边,永强说了句:“大概27米5。”

        这下才从包里拿出皮尺盘,自个扯着一头,堂弟往树林子里头拉。

        直线,自己作为中转站,让这条直线与之前的柱子对直,且保持正东方向。

        前边十多米还能清楚看到堂弟的身影,但很快,人就看不清,被林子里的一些灌木挡住。

        很快,他又回来了。

        收了皮尺,往里头走,按照脚步计算,看到大约五十米的位置放了块大石头,下头还压着半张餐巾纸。

        “大概就是这位置,应该没多少误差。”

        同类堂弟的话,自个踢了两脚地上的落叶。

        这得冬季似乎并不是特别冷,至少这会大地不会封冻,落叶下就是褐色土,还夹杂着少量碎石、破砖。

        这一块小树林子在古罗马时代,这地表上应该有建筑物覆盖,就是没边上那座神庙这么结实罢了。

        罗马帝国,也不是所有房子都用石头、砖砌,不少还应该用的是木材。

        时间一久,荡然无存!

        这一块林子刚才就来过,林间小路还在几十米之外,相对于这距离神庙更远。

        “要不我去拿东西,咱们先测一下?”永强道。

        相伟荣一听,是有点心痒痒。

        初来乍到,这会白天不方便挖,但测一下显然没问题,再说放东西的旅馆也近的很。

        很快,两人就回到旅馆房间,因为不需要立刻挖掘,只是从那个大工具箱内取出拆开安放的金属探测器。

        这玩意据说是最新型号,比上次买的那个重一些,能探测到地下三米多体积稍大的金属物体。

        什么铁、黄金、铜、白银都会有反应,不同金属产生的声音还有些不同,对不同体积的金属反应声音也不同。

        李树星他们做过试验,能用。

        拆开方便携带,组装也省时间。

        塞进空出来的一个大背包,背上,两人又回到了林子里标注的地点。

        几分钟就组装完毕,对着自己鞋子上的金属带环试了试,信号反应清楚。

        功率调整至最大,感应环对着地面,仔细听耳机中传来的反应。

        两分钟不到,在标记点左侧一米左右位置站定,将耳机递给堂弟:“你来听听,应该是这。”

        永强凑上来,把耳机塞进耳朵,听了听。

        “比较深,可能有个一米左右,反应很强,应该是贵金属。”

        这就行了。

        把石头搬过来摆上,这会不挖,晚上,或者是明晚上再说。

        收了探测器,重新回到旅馆,这下才再次出门往西北边的市中心方向走。

        拿着份火车站外买的旅游地图,目的地布吕肯街,不到两公里。

        有车坐车,没车当散步,这座城市也就这么点大,两兄弟脚劲好着呢。

        走得并不快,二十来分钟就找到布吕肯街10  号,这是座灰白色的3层楼房,淡黄的粉墙、棕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扉。

        这就是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出生的地方,那是在162年之前的1818年,然而

        相伟荣站在这座房子门口,心里有些想骂人,因为这压根不开放!

        不是因为整修关门,这会才下午两点多,也不是因为“过了今天的开放时间”这些乱七八糟的原因不开放。

        在问了附近一家商店的老板之后,才知道故居纪念馆关门好多年了,原因:冷战!

        这帮子西德佬,不爽!


  https://fozhidaoxs.cc/book/15833/82560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