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李朝万古一逆贼 > 22.行前淘换京银钱

22.行前淘换京银钱


五月初一,洪大守吩咐了几句家里的事情,和洪氏辞别,带上两个小伙伴,去往义州。

        一米七大个的洪大守实在不忍心去骑只有一米一高的马,最后这马还是成了驮货的牲口。不过也好,本来洪大守还要去雇一个杂役帮着背行李,如今有了马,他自己也能轻松上路。

        林尚沃是湾商团的通事,占的是湾商团的名额,所以洪大守这儿不过是把两个杂役一匹马的员额换成了两匹马一个杂役。这样不仅不违规,还会让人觉得洪大守老实。

        毕竟人会私带,牲口他不会私带啊!

        等到了义州义顺馆(不在义州城内),出示了闵廷爀的行文,人家给了三个人一间房,但没有管饭什么的。毕竟洪大守不是正式的译官,只是一名小小的随员。

        无可无不可,洪大守本来就不是做老爷要伺候的那种人,正好进城吃饭,同时也可以把洪得柱采办的松栗蘑带回来,再换上路上要用的铜钱和些许银两。

        照例来说贵金属是不允许出境的,但如今主要集中在黄金上面。实在是人参贸易太挣钱,大把的银子流入,李朝本身北方也有产一定的银子,所以对于白银和铜钱的出境管理并不太严格。

        加上洪大守是随使节团去燕京,说是使节团,九成九的人是去做生意的,肯定要用钱,根本管不住,索性也就不管了。

        再次来到湾商本店,还是那样的繁荣,而且由于还有三天使节团就要到义州,黄海平安各地的湾商行首们都亲自或者派出亲信,带着货物赶到湾商本店集合。

        这次林尚沃带路,就不需要排队等待了,直接进店。洪得柱忙的脚不沾地,协调手下各位行首的队伍财货,没有空管三个人。

        金斗吉只有一个二十斤的包裹,而洪大守是一百二十斤的大木箱。湾商的牌子名气在那里,绝对不可能坑人,都是上好的松栗蘑,简单查验一下就行,也不用怕短了斤两。

        下一步是换钱,湾商的帐房里人山人海,挤了上百人,都是来换钱的。偏偏帐房里的书(屏蔽)记如今也忙,就两个人在那里拨算盘。

        好在大家都是熟人,排队也有秩序,不需要争抢。认识的人还聚在一起,聊天说地,不过主要谈的还是生意经。哪里买进卖出,哪里丰欠收平。

        不少人还和林尚沃点头打招呼,显然都是本店店铺下的行商。

        “尚沃啊!来得正好,手边没事就来帮个忙!”本店的一名书(屏蔽)记看到林尚沃,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把把人摁住,  给了算盘笔墨。

        得了,看来林尚沃是走不得了。到省的洪大守排队,直接换钱。

        清初的时候苏、皖、浙三省会同晋商差办铜务,每年额定开三十六船赴日,一年两趟,每船额定必须办铜八万斤。每百斤铜解抵户部宝局,价银十七两五钱。(江户幕府也给铜船发牌照的,一张牌照在江宁能卖万两银子。)

        日(屏蔽)本的红铜质量好,成色足,加之差办铜务乃是顺治、康熙等亲自提办,解往户部宝局的铜足量保质,是故康熙的小平钱在铜五五、倭铅四十、铁铅杂质五的情况下,铸的就相对较大较重。

        这就属于当时最好的小平钱了,到了康熙末年,云南贵州彻底平定,云南的铜和贵州的倭铅产量大增。不再需要仰赖日(屏蔽)本洋铜,原料开始完全自产。

        可满清嘛,大家都懂得。原本的云南铜务那是吴三桂管着的,吴三桂完蛋以后,这些东西就算是敌资,被没收。此后云南的铜道,长期由内务府派员,或者由皇帝指派八旗包衣担任。

        铜矿倒是越来越多,越办越大。可开铜的人本来手脚就脏得很,加上其他各种弊病,出的铜反而越来越不足。到乾隆末年时的小平钱,已经只有康熙盛时小平钱的五分之四甚至四分之三了。

        这还则罢了,起码是正经的小平钱。可造假币始终是一项非常挣钱的生意,福建、广东、贵州等地在乾隆时期已经疯狂制造劣币。铁钱、铅钱、夹锡钱等等数不胜数,充斥市场。

        户部宝局造康熙小平钱自然可以一千钱抵白银一两,可市面上的各种烂钱劣币,夸张时四五千钱抵一两。

        即使是当造的乾隆小平钱由于份量减少,如今也要一千三四百钱才能换白银一两。

        洪大守要换的自然是正经的小平钱,也不用多换,二十两也就是白银五两的铜钱即可。林尚沃用一个竹筐给洪大守搬的钱,换来换去,换了五千多钱,足有二十多斤。

        另外就是换二十两白银在身上,这又是一件烦的死去活来的事情。

        因为来李朝贸易的晋商用的是山西的商号铸造的“周行足银”,所以湾商库里最多的也就是这种银子。但这种银子在燕京是没有商家收的,无法使用。

        在燕京,最硬气的银子叫“户部库平十足纹银”,但这玩意几乎只存在纸面上,其含银量据实物化验为936374,一般是赏赐王公贝勒,以及蒙藏的首领和高僧时才用。

        市面上流通的是称为“京平银”的银子,含银量916666,官员俸禄这类就是用这种银子发的。

        而山西的周行足银比之京平银的纯度又要低05,燕京的商家百姓是肯定不认的。

        所以在清代的前门大街上有很多的炉店,加收工时费,为五湖四海的客商官员转铸京平银。加工费为24,很是不低。

        也就是林尚沃和洪大守认识了,把这些事情提前和洪大守说了。他又从库里取了四枚京银的五两锭,对着光,指给洪大守看,在腕处有一个小小的戳,是一个“定”字,代表燕京通用。

        不然洪大守狗屁不懂,抓了一把烂钱去给人家,人家上来两个大耳刮子。拿着银子去店里装大爷,被人家乱棍往外打。

        搁这个狗屁的旧社会,你出一趟远门,光换一个钱就能让你死成千上万的脑细胞。


  https://fozhidaoxs.cc/book/15323/79796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