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唐:八岁大将军 > 第九十一章 四位重臣的不慌

第九十一章 四位重臣的不慌


小月子脸懵的点头,退到了一侧去,偷偷的看着榻上的李易,双眸满是好奇。

        到现在她都没有想通,八岁孩童咋就这么厉害呢?

        而来到榻边的李隆基,看着李易惨白如雪的小脸,心突然揪了一心,疼啊。

        特别是那一头惹眼的白发,让李隆基眼眸微红。

        自己这个老头都还没有白头,八岁小孩就白了头,可想而知李易在安西血战大食的时候,是多么的拼命。

        犹记得李玉娘在来时的路上,细细的讲述了一番李易的所做所为,李隆基心里感慨万千。

        华夏子孙血脉长存!

        大唐之人傲骨擎天!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这就是八岁孩童的觉悟,他的信仰。

        在榻边看着李易,坐了许久的李隆基,对着早已跟进来的李玉娘轻声细语道,“玉娘,好好的照料易儿,吾回宫一趟,有些事情朕也该处理了。”

        李玉娘点头,小声问道,“陛下,那高仙芝与塔朗姆如何处置?”

        闻言。

        李隆基苍老浑浊的眼眸迸发出冷冽寒光,却依旧细声道,“朕还是带回去吧,朕要看看那些人的嘴脸,该是什么颜色!”

        此刻的李隆基怒意满满。

        他虽然老了有些昏聩,但并不代表他已经变成了昏君。

        有时候醒了,也该见见血了,让他们知道皇帝老了,但依旧是皇帝,是这大唐的天子。

        “那臣就让燕云十八骑跟随陛下回宫,他们可是小弟麾下罪勇猛的骑兵,能在十万敌军中冲杀的凶将。”

        “有他们在,不怕有人在陛下回去的途中不诡。”

        李玉娘没有拒绝,反而是安排了燕云十八骑护送。

        因为……

        她们来到长安已有半日多,此刻外面早已天黑。

        而在长安城内不可能没有大食暗探,李玉娘怕那些大食暗探得知塔朗姆在长安,不管消息真假,都会出手验证一番。

        所以,为了李隆基的安全,李玉娘只有将燕云十八骑派出,保护李隆基的安全。

        至于李玉娘怎么去与燕云十八骑分说,这就完全不得而知了。

        毕竟燕云十八骑是李易的麾下,他们除了李易的命令,谁的命令他们都不会听任。

        要不是李玉娘是李易姐姐,关系不一般,燕云十八骑或许连眼眸都不会抬一眼。

        “哦,易儿真是厉害啊,竟然招揽到了如此凶将,看来易儿智慧非凡啊。”

        顿时,李隆基的兴趣来了,他也明白李玉娘的意思,也更不会有拒绝的道理。

        “走,与朕出去吧。”李隆基当即起身,向外走去。

        李玉娘跟在身后,俏脸苦笑道,“陛下,小弟那是太能调皮捣蛋了,根据他告诉臣,这些凶将是他用打赌的方式赢来的。”

        “如今的安西,大大小小的寨子,被他祸害了大半,没有那个寨子不看到小弟头疼。”

        正踏出房门的李隆基,脚步一僵,“调皮捣蛋?”

        而后大笑道,“哈哈,这才是孩童该有的童稚之心嘛,无碍,很好,很好啊。”

        本来李隆基被李易的事迹所触,内心先入为主的偏向李易心里成熟,以成人的思想去看待李易的。

        现今听了李玉娘的话后,李隆基这才反应了过来,心中对李易越来越感兴趣了。

        冲满了慈爱。

        而看着他们出去的小月子,则是双眸疑惑不解,皇帝陛下跟这白发小子这么熟吗?

        怎么跟喊自己儿孙一样亲切?

        小月子摸了摸脑门……

        哎呀,大人们的世界真难懂。

        不久。

        李玉娘送别了皇帝,再次走进了李易的房门,看着女扮男装的药童,柔和的说道,“小妹妹,你先回去休息吧,我来照顾小弟。”

        “大姐姐,我可不是小姑娘。”

        小月子哼了哼,走出了房门,心中怨念。

        人家都十三啦,不小了……

        望着郁闷出去的小月子,李玉娘抿嘴微笑,这个小妹妹,似乎有些呆萌啊?

        而后……

        转身坐在了榻边,看着昏迷中的李易,喃喃道,“小弟,神医说你明早就能醒来,你要醒来啊……”

        ………

        回到宫中的李隆基,此刻坐在龙椅上,端着茶杯,面无表情的目视着跪成一排的安禄山与杨国忠等人。

        无言。

        就那么看着。

        而跪在地上的安禄山、杨国忠、李林甫、宇文融,则是额头溢出细细汗水,身躯微颤。

        这倒不是吓的,而是跪久了累成这样的,加上此时寒冬,外面风雪飘洒,有点冷。

        四人埋头,眼眸微转,心中各有计较,正在想应对之法。

        他们已经通过宫中眼线,得知了一切。

        心中惊骇八岁孩童李易的事迹的同时,也震惊李隆基对李易的封赏,太过于恩赐了。

        但眼下,安西的事情,还是他们首先考虑的,该如何推脱责任。

        高仙芝其他三人知道,这是安禄山的盟友,与他们的关系有那么一点,带着利益。

        可以舍弃。

        至于安西战事,他们想了想,心中有了计较……

        问题不大。

        只剩下安禄山,满脸堆着肥肉,面色阴沉的难看。

        一盏茶温冷,李隆基便放下了手中茶杯。

        安禄山四人心中一动,来了……

        四人只听放下茶杯的李隆基,开口说道,“尔等四人,不该主动说点什么吗?!”

        “臣有罪!”四人叩拜。

        “有罪?”

        李隆基气的发笑,“四为爱卿何罪之有啊?!”

        “是在朝堂上蒙骗朕吗?”

        “还是对安西都护府的失察之罪?”

        “或者是把持朝政之罪?”

        嗤笑的李隆基连连反问,最后更是大怒,一袖子掀翻龙桌上的茶杯与奏折,怒斥道,“你们所犯的罪,足矣让这朕砍了你们头颅!”

        “吾大唐整个安西,就因为你们的报喜不报忧,现今十室九空,朕之臣民喋血大食敌国刀下,你们身为大唐重臣,你们的忧国忧民之心何在!”

        “你们还配为大唐臣子吗!”

        闻言,四人脸色大变,立即磕头道,“陛下息怒,臣愿意一死谢罪,切勿为了臣而伤了龙体啊。”

        四人以进为退,语气悲呼,好像很委屈似的。

        实则心里稳稳的。

        陛下看似怒火冲天,但这是陛下的老套路,不慌。

        不过……

        他们却没有瞧见李隆基嘴角的讥讽……


  https://fozhidaoxs.cc/book/13056/71077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