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我家有座神农山 > 20、又有任务啦

20、又有任务啦


夕阳下,

        姜每,鲁师傅,三牛子还有大黑和羊群,浩浩荡荡下山来,

        这时,姜每的手机响起来,

        姜每接起电话

        “喂,黄干事,您好。”

        “我挺好的,您呢?”

        “房子,挺顺利的,对了,我们定了二月初二,本周六上梁,正想邀请您来参加上梁仪式呢。”

        “欢迎啊,好,那咱们周六见。”

        挂上电话,姜每在心里默算,

        一桌酒席八个人,八张嘴来八百元,

        两桌酒席十六个人,十六张嘴来一千六百元,

        三桌酒席二十四个人……

        “哥,你数啥呢?”

        “鲁师傅,白条还得给您多打一个~”

        鲁师傅“已经习惯了。”

        鲁师傅“说吧,又有啥任务。”

        姜每“黄干事说,周六要带一位老艺术家来采风,是全国著名摄影家。陪同人员有好友,助理,市领导,领导家属,黄干事一家,再加司机,至少十五人左右。

        到时候,还要参加咱们的上梁祭,观赏传统习俗。

        黄干事建议,既然要展现传统仪式,那一定要好好宣传一下,办出规模办出水平。

        所以,咱们之前预算的宴席,得加。”

        三牛子,掰着手指头算,

        “原来,酒宴请老支书,邢警官,兰警官,傻狍子,咱们仨,一桌就够了。

        现在有,老支书,邢警官,兰警官,傻狍子,老艺术家,艺术家老友,助理,领导,家属,咱们仨……”

        手指头掰不过来了。

        姜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来给咱们捧场,咱们就要招待好。”

        三牛子“以前,从来没人来家做客,现在,这么多人来,真好。”

        鲁师傅“爷爷和爹所说的上梁盛况难道能重现?太好啦!”

        “那就…干起来吧!”

        小鼎“这么热闹的事,一定要凑热闹呢~”

        叮咚,叮咚,叮咚,

        连着三声信息响,

        姜每有经验了,第一时间就拿出了手机,

        “山海商场神木居大促销,五十亿年份扶桑木倾情大回馈,适用制作梁木,制作梁木,制作梁木!还等什么,快来抢购吧。”

        姜每“可惜没钱。”

        “神木居大促销,五十亿年份扶桑木一根,不要金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要功德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心动不如行动,走过不要错过,快来抢购吧!”

        姜每“银行现在的宣传语这么接地气?”

        “完成神木居发布任务,即可获得功德十万。是否接受任务?一秒钟内不回复视作同意。”

        姜每“就知道要来这一套,等下,1秒钟?回复信息在哪?”

        姜每“_]﹌|”

        姜每“好吧…接受。”

        叮咚,“亲爱的客户,您已接受‘熊孩子的烦恼’,完成之后将获得五十亿年的扶桑木一根,祝您成功哦。”

        想起上一次不靠谱的“山神的祝福”,

        姜每“呵呵哒。”

        把手机塞回口袋里,还是先想想上梁祭的事宜吧。

        …

        土地祭,上梁祭,立门祭是传统建造房屋三大祭祀仪式。

        梁是房屋中架在立柱上面的横跨构件,传统习俗中认为,上梁顺利,就可确保房屋坚固结实,居住者家庭幸福,兴旺发达。

        因此,古时人们在建造房屋上梁时,都会祭祀祈求神明降福。这就是上梁祭的由来。

        现代社会,房屋都是钢筋水泥结构,越来越少用木材做梁的了,上梁祭这一仪式也随之简化,甚至彻底消失了。

        神农小屋的建造,秉承了循环生态的建筑理念,现代建筑学和传统建筑工艺结合运用,在建材方面,既使用了现代建材,又因地制宜,使用了木材。

        梁木就选取了榆木,是鲁师傅亲自去建材市场挑选的。

        上梁祭的时候,还需要鞭炮、四大祭品、香烛、果品等,这些都一一采买来。

        最重要的是宴席,

        神农山位于中原豫地,当地传统宴席水席久负盛名。

        8冷4大4中4压,共24道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皆有讲究。就连上菜顺序也丝毫错不得。

        市里大饭店当然不乏以水系为特色招牌的,但要吃最正宗的水席,还得在民间。

        水席烹饪工序复杂繁琐,菜品汤水流席讲究多,需要掌勺师傅费工夫耗心思,

        而且,如今社会,婚丧嫁娶都图省事,去饭店的多,在家请操办的越来越少。

        所以如今,会做水席的老师傅是越来越少喽。”

        到哪去找会做正宗水席的师傅呢?

        鲁师傅“其实,我知道一个…”

        姜每“太好了。”

        鲁师傅“老爷子早已经封勺啦,不知道肯不肯出山。”

        “老爷子是我爷爷的老朋友,也是世代相传的老手艺人,民间宴席生意越来越萧条,三十年前,他儿子嫌没前途,去了省城打拼,老爷子又独自坚持了十多年,可人们婚丧嫁娶都愿意去大饭店了,又气派又方便,没有人再请掌勺师傅做席了,老爷子终于心灰意冷,在十年前封了勺。”

        听了这些,姜每不由替没落的传统手艺唏嘘啊。

        “要想呈现地道的上梁祭,就得开地道的水席,就得请老爷子出山!”

        商量之后,三人决定,

        这几天,鲁师傅和三牛子加把劲儿,负责完成上梁前需要的剩余工程。

        由姜每,亲自去请海老爷子出山。

        事不宜迟,话不多说,

        姜每坐上乡间公交车,晃晃荡荡出发了。

        南阵村公交站,只通一班85路公交车,先到县城,再转车,去山高县。

        快乐的小中巴在乡道上,快乐飞驰。

        姜每的屁股,一路就没怎么挨过座。

        好不容易,汽车到站。

        县城公交站里,一棵小杨树下,一个年轻人,脆弱地扶着树。

        司机师傅端着茶水缸子,踱过来。

        “小伙子,身体不行呐~”

        姜每忍住胸口的翻腾,问“师傅,请问去山高县的车在哪坐?”

        “你去山高县啊,去走亲戚?”

        “去探望一位长辈。”

        “年轻人讲话就是文气,好听。你是大学生吧?”

        “已经毕业了。”

        “学啥的?”

        “古文字文学。”

        “古文字,那我知道,就是墓里出土的碑啊啥的,你们管翻译。”

        “呃…差不多吧。师傅,去山高县坐那辆车啊?”

        “喏,就那一辆,六点最后一班。”

        眼看着,那辆中巴突突突突,已经打着火了。

        姜每顾不上晕车了,赶紧朝中巴车跑。

        “小伙子,别急,赶得上。”

        姜每赶在车开动前,终于扒住了车门,他一只脚迈上车厢时,公交车已经开动出去了。“快上~快上~往后走~”

        姜每跳上公交车,气喘吁吁坐到座位上。

        车窗外传来刚刚那位司机师傅豪爽的吆喝

        “我就说赶得上吧!

        老郑,好好开,招呼好小兄弟哈。”

        嘟~

        一声响亮的车笛来回应,

        “请好吧!”

        司机大哥一脚油门,

        于是,姜每在平平无奇的公交车上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推背感。

        手机在兜里振动不停,

        姜每从靠背上挣扎下来,

        掏出手机,

        打开一看,

        乡村振兴群,信息100+

        战地黄花(黄干事)摄影展获奖作品链接。

        智叟(老支书)点赞!

        绿水青山(北阵村支书)点赞点赞!

        田园牧歌(西阵村支书)点赞点赞!祝贺黄干事!

        一个农夫(某邻村支书)点赞!

        点赞!

        点赞!

        ……

        战地黄花感谢大家,主要是大家工作扎实。

        战地黄花特别是南阵村。

        干劲足,思想活,承包荒山搞建设,绿水青山换新颜。

        《山村桃花别样红》就是神农山崭新风貌的体现,这次获奖,是市领导和广大市民对南阵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肯定,祝贺!

        智叟(语音)谢谢黄干事,感谢领导的支持肯定,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绿水青山(语音)主要咱们也没有来投资的大学生呀。

        智叟(语音)老崔,今中午吃的饺子就醋?

        绿水青山(语音)不是啊,咋啦?

        智叟(语音)口气有点酸呗。

        战地黄花小姜老板确实功不可没!小姜

        老支书要继续搞好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智叟小姜  点赞!

        绿水青山小姜  点赞!

        田园牧歌小姜  点赞!

        ……

        姜每……

        小姜“感谢大家。”

        战地黄花小姜老板在啊,上梁祭准备的怎么样了?

        这次活动市领导很重视,宋老是全国著名的摄影家和书画家,他能来参加咱们的活动,对咱们神农山是一次很好的宣传。

        我已经联系了市电视台新农村栏目组届时前来报道,还有各大报社记者都会参加,咱们一定要把活动办的漂漂亮亮。”

        姜每感到,又有压力又动力十足!

        小姜“我会努力的!”

        战地黄花“加油!有需要帮忙尽管开口。”

        智叟“(语音)明天,我就组织村里干部去工地帮忙!”

        绿水青山“(语音)那周六,我们就去好好学习取经。”

        田园牧歌“同去。”

        一个农夫“同去。”

        …

        小姜“我会努力加油的!”

        姜每握紧了拳头,

        哎呦~

        他直接被颠飞起来,脑袋撞到了头顶的行李架。

        窗外,山路蜿蜒,一会儿弯成了“之”字,一会儿弯成了“几”字,

        旁边坐着位大婶,带着五六岁的小孙子,老年手机放着欢快的儿歌

        “刚翻过了几道山,嘿!

        又越过了几道河,嘿!

        崎岖坎坷怎么他就这么多!”

        姜每的屁股随着音乐起伏跌宕……

        隔壁大哥放着震天响的民歌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呦~呦呦!

        …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去你个山更险来水更恶,难也遇过,苦也吃过~

        弯出了土家人的珠宝滩~

        走出个通天大道宽又阔~呦呦~

        在起伏跳跃的节奏之中,姜每牢牢抓住胸前的安全带。

        。


  https://fozhidaoxs.cc/book/12343/68299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