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我家有座神农山 > 1、

1、


姜每站在山脚下,仰头望着眼前灰秃秃的一座山,沉思了下

        “是这座山吗?”

        找人问一问先。

        他四下看了看。

        初春的天气,还是很冷,枯枝荒草的,在寒风里瑟瑟发抖。

        四下无人,刚刚载他来的三轮车已经掉头开出去老远了。

        “喂,老乡,这~里~是~神农山么

        ~么~么~?”

        听不清老乡吆喝了句啥,只看见三轮车屁股冒着黑烟儿,突突突地开远了。

        姜每无奈了下。

        “豫州,河阳县,东八里,有山”,地址对,

        “有山”也对上了。

        好吧,地契上写的姜家祖产神农山应该就是眼前这座平平无奇的山头了。

        姜每发呆了下,

        到了地方,接下来该干什么?

        往鼻梁上抬了抬眼镜,姜每决定,上山看看先。

        顺着荒草丛中一条脚踩出来的小路,他往山上行。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特别累。

        不大一会儿,姜每就开始大喘气,眼镜片上顿时蒙了一层白雾。

        眼前的路看不清了,周围的树看不清了。

        模模糊糊的,前面似有一片白云飘过来,还传来一声清亮悠长的唱腔“~呦~嘿~”

        高亮清澈的声音层层激荡,一片回响。

        姜每一个激灵,胸口一阵敞亮,脚下一个踩空,

        “哎呦~喂~”

        ……

        南阵村大队部里,姜每坐在凳子上,右脚脚尖点着不敢挨地。

        门开着

        院子里挤着一群羊,咩咩叫着。

        喜洋洋,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一大群羊,在院子里打转。

        院儿里种了一行青菜,冒尖了。

        还种着几棵桂花,见绿了。

        羊儿拱着头,舌头一卷一卷,啃着菜芽。

        羊多菜少,羊就往院外跑。

        姜每着急了,单脚站起来,慌忙叫了声“哎~”

        “哎~我滴个乖诶~我滴个菜诶~你真是头憨牛。”

        一位大爷从门外一进来,先吆喝上。

        隔着羊群,姜每有些尴尬,一条腿站不稳,晃了两下。

        “老支书,他就是俺在山上捡的那个人。”

        支书大爷身后,赶上来个大小子。

        憨憨的,力气挺大。

        姜每摔扭了脚,就是三牛子把他背下山的。

        “那俺接着放羊去啦。”三牛子说着,赶着羊出去。

        羊咩咩叫着跑走,留下一地羊屎蛋。

        老支书又气又无奈,摆摆手。

        转而看向姜每。

        看看他鼻梁上的眼镜,

        “学生娃?”

        姜每往上凑了凑眼镜“刚毕业。”

        “脚伤了,快坐。”

        看看他一身运动着装,

        “爬山咋跑到这没名地界来了?”

        “我不是来爬山的。”

        姜每忽然想起来,要打听,眼前大爷不正是最合适的人?

        “支书爷爷,我问下,村外那山是不是叫神农山?”

        “那山啊,没名。”

        “不对啊,应该就叫神农山。”

        “你看你这学生娃,咋恁拧劲呢,一个荒山头,你管他有名没名呢。”

        “那不行,一定得搞清楚它是不是叫神农山。”

        “为啥?”

        “因为,神农山是我家的山。”

        。。。。。。

        “哈哈哈,学生娃呀,山都是国家的。”

        “我有证据。”

        姜每从双肩包里往外掏,掏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来,里面有一张老薄黄脆的地契书,上面的字还是古字呢。

        老支书看姜每的眼神,像极了看一个严重缺乏技术含量的诈骗份子。

        姜每点点头,很真诚,很确定。

        于是,

        老支书叫来了派出所同志。

        派出所同志表示,这业务不归他们管啊。

        二、找国土局,表示没这一号记录啊。

        三、农村局,摊手啊。

        兜兜转转,以后竟然是县志办给了个说法。

        四、县志办的同志,从故纸堆中抬起头,

        “地方志里确实有这个记载,传说是有一座神农山。不过后来全国十五地争神农大帝起源地,咱这儿无名小县争不过,慢慢就不再有人提了。”

        “这么说,地契管用?”

        “古代的东西放到现在,不好说。”

        “那,不管用?”

        “这,也不好说。”

        “那不白求说!”

        最后,综合各方意见,结论是

        汉律管不着唐官。

        也就是说,你这地契书就算是真的,也是老古董了,现代的事还得按国家政策来。

        姜每懵了,

        ……他可是带着任务的呀……

        “学生娃,山不能给你,可是——

        ——能承包啊。”老支书慢条斯理说“既然你和这山有这么一层因缘,承包费可以给你便宜点。”

        “山地承包费一般每亩80,算你50,山头一共498亩,承包30年……”

        老支书从抽屉里拿出计算器,麻利一通按,最后把计算器往姜每眼前一推

        “总共747000。”

        “咋样?包不包?”

        “包!”姜每立刻站起来,大声说。

        姜每的账号里正好有100万,是临离家前,祖父给他们堂兄弟三人每人一份。

        付承包费刚好够。

        姜每握着手机,大声说“我现在就转账。”

        打开手机,手机界面上有一个“鼎”象形图形的app图标,名称是“山海银行。”

        这就是爷爷给他的那个一百万的银行账户。

        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动安装到了他的手机上,现在的app也太智能了吧。

        打开app,工具栏大部分是灰色的,只有我的资产一栏显示蓝色。

        姜每点进去,显示总资产1000,000元。

        跳出一个信息框“是否支付神农山承包费747,000元?”

        “是。”

        叮咚~

        “已支付成功。”

        在几位同志的见证下,历史性的一刻诞生了!

        是的!不是笑话!等以后,你就知道了。

        合同签好,事情解决,几位同志就要走了,单位还一大堆工作呢。

        “小姜同学,好好干。”

        “有啥困难,找我们。”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县志办的同志握住姜每的手,

        “呵呵,小姜同学,你看你这个地契书,对于研究地方历史可是大有意义呐。当然,它是你们家族的历史。但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传承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姜每心情激荡,郑重表态“我要上交国家!”

        县志办的同志用力握住姜每的手“感谢!”

        送走了几位同志,大队部里剩下姜每和老支书。

        老支书乐呵呵,就是瞥见被嚯嚯了的菜地,心情有点不美丽。

        “学生娃,你就把咱村当成自己家,有啥需要尽管说。”

        姜每感动的,重重点头,张开了口“那个”

        “支书,恁快来看看吧,李石头和他家闺女又打起来啦!”

        村东传来一声吆喝。

        “嗨!这一个个的,不消停!”

        老支书马上往村东走,脚程还真快。

        姜每愣了下,

        可是,自己真的需要帮忙啊…

        。


  https://fozhidaoxs.cc/book/12343/68298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