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隋唐君子演义 > 第50章 我的脑子现在有点乱(求收藏求推荐!)

第50章 我的脑子现在有点乱(求收藏求推荐!)


第50章
        “谦儿水稻的收成虽然远多于粟米,这可是中原,并非江南之地。”杨宁有些错愕地打量着儿子,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说他不懂农事超级君子韭了解一下。
        “父亲,孩儿知道这里并非江南之地,但是孩儿却知道,更北方的苦寒之地,亦有水稻种植。”杨谦朝着杨宁解释道。
        “哪里”
        “高句丽。”
        “”杨宁这下子真是有些懵了。张着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父亲放心,孩儿也知道,连父亲都不认为在这里能够种植水稻,何况他人。
        所以孩儿想着的并不是让这万亩荒地都变成水田,只是希望父亲许孩儿千亩荒地,用以试种水稻。”
        打量着站在跟前侃侃而言的杨谦,杨宁真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
        “请父亲答应孩儿。若是孩儿失种水稻失败,就当是孩儿冒失的代价,若是孩儿能够成功的话”
        “我答应你。”杨宁宽厚的大手在杨谦的肩膀上轻拍了拍,脸上的笑容显得那样的宽慰。
        “谦儿你这些时日的所作所为,已经证明了,你是希望能够达济天下的有志之士,为父怎么能够因为此许阿堵之利而阻止你。”
        “放心的去做吧,有什么需要,寻你母亲或者是松叔商议,若是他们解决不了,你便告诉为父。”
        看着跟前这位通情达理的父亲,杨谦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笑脸相迎,笑容则显得那样的腼腆。
        “你过去只知闭门苦读诗书,毫不理会府外诸事,而今却已经晓事理,懂担当。为父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何况谦儿你言之有理,为父在工部亦听闻过,高句丽苦寒之地,其主食亦是水稻。
        只是那里的产量不如我大隋江南之地的产量高罢了,可即便如此,一亩地也有两石有余,远多于粟米的一石一斗之量。”
        “若是我儿能够在这黄河两岸,种出稻米,使百姓得以衣食丰足,实乃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正与父亲说话间,杨谦突然一呆,意识之中,陡然冒出了霓虹色的字迹,新的任务发布
        当看到了任务说明,杨谦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复杂。任务发布:在黄河堤坝上读氾胜之书。任务奖励:宝箱一只。
        “谦儿你怎么了,脸色变得如此难看”杨宁打量着杨谦那张微显扭曲的脸,不禁关切地问道。
        “老爷,怕是公子有了灵感,想要读书了”杨谦还没回答,身边的知礼就作出了说明。
        “读书读书需要灵感吗”杨宁有些懵,不过等杨谦开口之后,他更加的迷茫。
        “不错,孩儿突然间想要读书。”杨谦笑得略有些腼腆地道。
        “这自然是好事,那你就先回府吧,这里有为父和松叔照看着。”
        杨谦缓缓地摇了摇头,打量着地上短秃的杂草,看到这段河堤上连棵树都没有,憋了半天,总算是找到了一个理由。
        “孩儿觉得这里景至颇佳,听着大河涛涛之声读书,想来别有一番趣味”
        “谦儿,你确定你要在这里读书”
        看看这热闹辣辣的炎炎夏日,再看向身后那混浑的河水,前方的泽地时不时飘荡而来的泥腥味,还有牲畜的粪便味道。
        身为父亲的杨宁脑子有点乱,为啥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就感受不到儿子所说的趣味
        杨宁派杨忠赶车赶回了府中取来了杨谦指名要读的氾胜之书,不光拿来了书,还把那张焦尾琴以及香炉也给拿了过来。
        当然,席垫,案几这样的基本配备自然是少不了的。
        在杨郎中的认知里,读书一定要有仪式感,所以读书三件宝,书册、香炉焦尾琴一样都不能少。
        只是这炎炎烈日当头,杨宁本想劝说儿子到堤下去读书,奈何杨谦无比的固执,非要呆在没有遮挡物的堤坝上读书。
        无可奈何的杨宁不希望自己儿子因为特殊的读书癖好,而因为长时间的被太阳暴晒而中暑。所以让杨忠将那车盖也给拆了下来,作为杨谦的遮阳物。
        于是乎,杨宁步下了堤坝,走到了一处树荫下,抬头眺望着那在车盖的遮掩之下,开始打开了书本,摇头晃脑的读起书来的儿子。
        “杨贤侄果然不同寻常,居然能够在这样的地方也能够苦读。下官实在是佩服。”
        徐县丞愣愣地看着杨谦在堤坝上读书,知礼哭丧着脸,顶着一头油汗在那里抚琴。真是水土不服,就服这对主仆。
        “这孩儿也真是,不过他既然愿意这么读书,我这个做父亲的自然只会感到高兴”
        杨宁的表情很复杂,既骄傲又尴尬,骄傲的是谦儿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儿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都能够坦然自若的读书。
        尴尬的是,所有在忙碌的人们都时不时的停下手中的动作,朝着这边望来指指点点。
        “这杨公子实在是太厉害了,居然能够顶着炎炎夏日读书”
        “呵呵,不疯魔不成活,杨公子若是没有这等坚毅的向上之心,也不会有这等成就。”
        “是啊,若是昔日我有杨公子这样的努力,哪会如此还是个小小的吏员”
        杨谦很热,内心也很苦闷,可特么的骚系统就是喜欢闹这样的妖蛾子,自己不可能能告诉人们真相。
        所以,只能很装逼的顶着炎炎烈日的炙烤,装出一副读书读得十分陶醉与忘我的模样。
        三千多字的氾胜之书乃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书中总结出一种叫“区田法”的耕作方法,还介绍了“穗选法”、“浸种法”等选种方法和育种方法。
        三千多字的氾胜之书,杨谦足足读了将近一刻钟这才读罢。
        最后一个字读完,已然是汗如雨下的杨谦如释重负地将书册搁下。意识之中的任务消失,变成了一个造型古朴的宝箱悬浮其中。
        “走吧,下去凉快凉快。”看到那已经被炙烤得昏昏欲睡的知礼,赶紧赶紧扯了一把提醒道。怕是再继续下去,这位体质本就不好的知礼很有可能会直接中暑倒地。
        拉扯着知礼步下了堤坝,躲到了大树底下,风席卷而来,总算是带来了一丝凉意,让二人浑身舒坦。
        “谦儿,快过来,喝杯茶消消暑。”身为慈父的杨宁心疼地打量着衣襟都快被汗水浸透的儿子,端起了一杯茶水递了过来。
        杨谦目光直勾勾地盯着那杯色泽浓郁的茶汤,回想起其咸涩中略带辛辣的滋味,脑袋摇得跟泼浪鼓似的。“多谢父亲,孩儿还是喝点凉白开就好。”
        ps:感谢亲爱的书友们,继续努力加油,喜欢本书的书友们,请点一下收藏,也可以扔上两张推荐票哟


  https://fozhidaoxs.cc/book/1124/8491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