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骑砍 > 第三百七十八章 粮不足

第三百七十八章 粮不足


橘林馆,李严、廖立来时田信正握着剪刀修葺橘树枝芽。
        对园林艺术不怎么懂,但也知道修剪病枝弱枝的道理。
        田信与廖立只有一面之缘,也只是彼此见过,没打过招呼,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政务、生活没有交际,也没必要有交际,自己又不求人,廖立也不是一个喜欢求人的人,没必要低声下气扩展人脉。
        林间,李严拱手笑声问候“恭贺陈公日益康健。”
        “正方兄精神爽朗更胜以往,必有好事。”
        田信打量李严眉宇的喜色,则将剪刀递给庞宏,拿起庞宏端来的绿瓷杯,拿起来细细把玩,眉目舒展心情愉悦起来,这东西目前简陋,总有一点某宝劣质茶具套餐的轮廓了。
        见田信是打心里喜欢这些瓷器,李严笑呵呵回答“瞒不过陈公,家中儿妇有喜,仆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果然好事。”
        田信从庞宏手里接过木盒,也对廖立颔首示意,廖立也拱手见礼,田信则对李严说“要饮好茶,就缺瓷杯瓷碗。正方兄来的正好,馆中还有一些旧茶,我等正好一起品鉴。”
        李严施礼“敢不从命”
        廖立也拱手“乐意之至。”
        遂来到前院,李严见两侧群虎不在,心中期待感散去,近距离观看老虎真的很刺激。
        刺激,又不凶险,跟玩无毒蛇一样,多好玩
        李严略带遗憾询问“陈公,馆中群虎何处去了”
        “群虎食肉,部分在兵主庙,还有些在荆山捕猎谋生。”
        田信解释一句,侧头去看庞宏“巨师兄,可请阿中、阿兴来此玩耍。”
        “是。”
        庞宏声音振奋,很乐意去把这两位大爷从后花园请过来。
        他离去,田信在井边打水,两桶水打上来,一桶里浸泡李严带来的瓷器,另一桶水烹煮。
        李严、廖立也都端坐,等候田信冲泡茶汤。
        廖立虽有期待,也有些按捺不住,他不喜欢关羽主导的宴席,也不喜欢田信主导的宴席。
        这种时刻,应该热热闹闹唱唱诗赋,跳跳舞;关羽主导宴席除了吃喝外,就剩下叙旧、议事两项,你不是关羽旧人,就无法叙旧,插不上嘴,你不是关羽的直属部下,也没什么好议事的。
        关羽举办的宴席,一点都不雅致,对外人不友好。
        田信这里呢,似乎在酝酿另一种聚会文化,不需要高谈阔论,也不需要展现才华,只有简单的饮茶,议事。
        相比关羽,田信这里连叙旧这个热闹的环节都给省略。
        庞宏抱着一捆竹子快步走来,后面两个人立而起几乎与庞宏一样高的大爷边走边吃,姿态慵懒,却缀在庞宏身后。
        他将竹子放到一边后,两位大爷凑上来,阿中抓起一根爬到边上阴凉地食用,阿兴原地蹲坐不愿多走一步。
        李严多看了几眼这两位瑞兽,瑞兽两两一对,一对在这里,一对在兵主庙,一对在丹阳邑。
        坚韧的青竹被吃甘蔗一样,连渣都不吐,就这么吞服下肚,食铁兽之名果然不假。
        廖立略感惊悚,忽略掉可爱的皮毛眼色,这瑞兽跟熊有区别
        前汉有跟熊摔跤的广陵王刘胥,魏有生裂虎豹的曹彰,而眼前这位养病的陈公则养食铁兽做宠物。
        看着慵懒惬意的两位瑞兽,廖立莫名其妙想起家里那十几只猫。
        养猫真的来钱快,荆州士人早知早觉,现在一只卖到益州的小公猫都要价值万钱。
        大家颇有默契,除了种猫外,外售的普遍是公猫。
        为了扑杀、驱逐老鼠,别说猫,就连虎粪都有人收购,收购了晒干放在屋舍角落里,以恐吓老鼠。
        水沸腾,田信以沸水清洗绿瓷杯,对李严说“茶具中,木杯或有清香,却多冲洗不净,有异味。玉杯精美质纯,却是奢靡之物,与茶性相左。唯有瓷杯,混合水土,以木火煅烧,成金玉质地。人之技艺能化迂腐为神奇,可见一斑。”
        沸水泡热的瓷杯里撒入茶粉,分批加入沸水用茶筅细细搅拌,田信泡好四杯四碗,由庞宏转递给李严、廖立。
        在春日正午阳光下坐了小半个时辰,李严渴不渴廖立渴不渴
        不知道他们渴不渴,反正田信有些渴,细细品味瓷杯中的茶汤,心中畅快许多,看李严愈发顺眼。
        稍稍想了想,田信说“茶如此,酒亦如此。正方兄可督工造大缸,以这类大缸酿酒,可成李氏千年不易之家业。”
        正品茶的李严如天雷击顶,身子颤了颤,脸色涨红,眼睛瞪圆,渐渐回神过来,托举茶杯郑重看向田信“仆敬陈公一杯。”
        廖立眼珠子差点掉出来,低头看手里的绿瓷茶杯,还有翠绿茶汤,顿时感觉这跟金杯、金汤一样,散发着浓郁金色光辉。
        田信单手举杯应一下,随意说“以正方兄眼界,早晚自能察觉瓷器于酿酒之妙用,我不过小有急智,算不得功劳。”
        小饮一口茶汤,田信就问“军粮储备如何”
        “不容乐观,未曾想到北伐凯旋时,能有四十万军民同归。”
        李严敛容“若非陛下率军返回益州,以荆湘储粮,五月前必然告罄。今草木萌发,百姓可就食于野。我军若东击吴寇,恐贼坚壁清野。若到六月天气闷热时,更不利大军。”
        荆州、长江沿线的闷热气候对战争行为并不友好。
        襄樊战役爆发于七月下旬,刘备东征也避开了盛夏闷热。
        这场计划于四月初发起的局部战役,真正作战时间只有一个月,六月前不能取得实质战果,就必须后退。
        不然中暑、疫疾引发的疾病减员会导致战力下降,不利于长远。
        具体负责筹措军粮的李严都说储粮不够,那就是真不够。
        这起局部战役参与者较多,有赵公骠骑将军马超及所部左军;还有商侯前将军关平,西乡侯张苞、周侯张绍,以及伉乡侯光禄勋湘州刺史黄权,和楼船将军赵累。
        李严只是个运粮的,虽说前线怎么打是前线的事情,可打的不顺,无法就食于敌,那压力就转移到李严头上。
        李严筹粮范围只在江都尹境内,境内麦城有余粮,这笔粮李严没动;境外北府始终有一批应急干粮。
        除此之外,就剩黄权洞庭湖水师家属制作的鱼干可以充任军粮;再缺的话,就得从益州调运。
        益州支援北伐已经空了,现在刘备带着五万大军回去,诸葛亮的压力也很大。
        田信饮着茶,询问庞宏“巨师兄,邓城储备多少干粮”
        “约在六万份。”
        庞宏略作考虑“干粮时有损耗、增补,至四月末,应能有八万份。”
        这是糅合杂粮、面粉,以油脂炒熟的炒面,每份可供一名甲士两日消耗;如果是为了充饥,每份混合野菜制成糊糊,能吃六七天。
        廖立始终在旁观,田信略作考虑“此次军粮若有不足,就近可从麦城借粮,若还不支,我调北府军粮补做军用。”
        这下李严心中有底,如果战事拖延,北府的军粮运抵,北府兵没道理不参与。
        北府兵参与保底也能横扫江北,打通武阳关,为建立汝南军屯区奠立基础。
        义阳军屯区是张飞屯军地,汝南军屯区是豫州牧庞林的落脚地。
        刘封弄了个燕王兖州牧,那兖州刺史庞林只好另做任用。
        sanguoqikan00
        。


  https://fozhidaoxs.cc/book/1073/8046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